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然而,许多人对糖尿病的早中期症状知之甚少,甚至错过了早期糖尿病这个关键的可逆转阶段。本文将深入解析糖尿病的隐蔽征兆,帮助大家更好地识别和预防这一疾病。
一、糖尿病的病理基础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引起的,导致血糖水平升高的一种疾病。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特点,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类型,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以上。
二、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被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少。这些症状是由于高血糖导致大量水分丢失、能量消耗增加所致。然而,这些症状往往在糖尿病晚期才会出现,早期症状往往较为隐蔽。
三、糖尿病的隐蔽征兆 1. 疲劳乏力:由于胰岛素作用障碍,葡萄糖不能被有效利用,导致能量供应不足,患者常感到疲劳乏力。 2. 视物模糊:高血糖可引起晶体渗透压改变,导致视物模糊,视力下降。 3. 感染易发:高血糖可降低机体免疫力,使患者易发生皮肤感染、尿路感染等。 4. 伤口愈合缓慢:高血糖可影响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导致伤口愈合缓慢,甚至发生感染。 5. 皮肤瘙痒:高血糖可引起皮肤干燥、神经病变,导致皮肤瘙痒。 6. 多汗:自主神经病变可引起多汗,尤其是在上半身。 7. 性功能障碍:糖尿病可引起血管和神经病变,导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女性性欲减退、阴道干涩等。 8. 胃肠道症状:糖尿病可引起胃轻瘫,表现为早饱、恶心、呕吐等。 9. 排尿困难:糖尿病可引起神经病变,导致排尿困难、尿潴留等。 10. 情绪波动:糖尿病可引起自主神经病变,导致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等。
四、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 1. 饮食控制: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暴饮暴食。 2.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3. 控制体重: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体重可降低糖尿病风险。 4. 定期体检:定期检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早发现糖尿病。 5.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应遵医嘱服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水平。
总之,糖尿病是一种隐蔽性较强的疾病,早期症状往往不易察觉。通过了解糖尿病的隐蔽征兆,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糖尿病,降低并发症的风险。预防糖尿病,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赵季忠
南通市肿瘤医院北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