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öm's macroglobulinemia,WM),也称为淋巴浆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该病以血清中出现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IgM)为特征,与浆细胞、淋巴细胞异常增殖有关。支持性治疗作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综合管理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支持性治疗主要针对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引起的症状和并发症进行管理,包括贫血、高黏滞血症、感染倾向增加和出血倾向等。以下是支持性治疗的几个关键方面:
贫血管理
:贫血是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常见的临床表现,可通过输血治疗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高黏滞血症的预防与治疗
:由于单克隆IgM分子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引发高黏滞血症,需要密切监测血液黏稠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血浆置换。
感染的预防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常有免疫缺陷,因此易发生感染。支持性治疗包括使用疫苗预防特定感染,以及在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出血倾向的管理
:由于血小板功能障碍和凝血因子异常,患者可能出现出血倾向。治疗上应包括使用抗凝药物和血小板生成剂。
症状控制
:对症治疗,如疼痛管理和神经症状控制,也是支持性治疗的一部分,旨在减轻患者的症状负担。
心理支持
:由于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心理影响不容忽视。心理支持和心理干预是支持性治疗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支持性治疗的目标是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尽可能延长生存期。虽然支持性治疗不直接针对肿瘤细胞,但它通过管理与疾病相关的症状和并发症,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关怀,并与靶向治疗、化疗等治疗手段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的综合治疗策略。随着医学的进步,对支持性治疗的认识和实践也在不断发展,旨在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和关怀。
刘元建
金乡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