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策略正逐渐向个体化、综合化方向发展。放疗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单独应用于肝癌治疗,更能与手术、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其他治疗方式联合,发挥协同效应,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将详细介绍放疗在肝癌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策略,以及它与其他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情况。
外照射放疗技术的发展
外照射放疗是肝癌治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中包括立体定向放疗(SBRT)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及调强放疗(IMRT)。SBRT是一种高精度的外照射技术,通过精确定位和多束射线聚焦,将高剂量的放射线集中在肿瘤靶区,同时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辐射剂量。对于早期肝癌患者,尤其是那些因身体原因不能耐受手术或者拒绝手术的患者,SBRT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对于直径小于5cm的肝癌病灶,SBRT可以在1-5次分割照射中给予肿瘤足够的致死剂量,有效破坏肿瘤细胞的DNA,导致肿瘤细胞死亡,控制肿瘤生长。
3D-CRT和IMRT通过调整射线的强度和方向,使辐射剂量在三维空间上与肿瘤靶区的形状相适应。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这两种技术可以更好地覆盖肿瘤区域,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IMRT甚至可以在肿瘤内部实现剂量的不均匀分布,对肿瘤内的高活性区域给予更高的剂量,同时更好地保护周围的重要器官,如肝脏、胃、十二指肠等。
内照射放疗——放射性粒子植入
放射性粒子植入是一种内照射放疗方法,通过将放射性粒子(如碘-125粒子)直接植入肝癌肿瘤内部,持续释放低能量的γ射线,对周围的肿瘤细胞进行近距离照射。对于那些无法手术切除、肿瘤靠近重要血管或胆管的肝癌患者,放射性粒子植入具有独特的优势。粒子植入可以在超声、CT等影像学引导下进行,保证植入的准确性,并在肿瘤组织内形成高剂量的辐射区域,持续杀伤肿瘤细胞,而周围正常组织由于距离较远,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
放疗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放疗不仅可以作为单一治疗手段,还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提高治疗效果。术前放疗可使部分原本无法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的肿瘤体积缩小,降低肿瘤分期,使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更加清晰,从而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放疗则可以针对手术切缘残留或有高复发风险的区域进行照射,减少局部复发的可能性。对于肝癌切除术后发现切缘阳性的患者,及时进行放疗可以降低肿瘤再次生长的风险,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放疗与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等介入治疗联合应用也有良好的效果。TACE可以阻断肿瘤的血供,使肿瘤细胞处于缺血缺氧状态,而放疗则可以进一步杀伤这些缺血缺氧的肿瘤细胞,发挥协同作用。同时,介入治疗后肿瘤体积缩小,也有利于提高放疗的准确性和疗效。
随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放疗与它们的联合也展现出了潜力。放疗可以改变肿瘤微环境,增加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使肿瘤细胞更容易被免疫治疗药物识别和攻击。同时,靶向治疗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途径,增强放疗的效果。例如,放疗联合索拉非尼等靶向药物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提高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益处。
综上所述,放疗在肝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无论是作为单一治疗手段还是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都为肝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治疗手段的出现,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望得到进一步提高。
陈智
鄱阳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