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因其致死率高、进展迅速和难以早期发现的特点,被形象地称为“癌中之王”。在中国,近十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胰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极低,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疾病的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其生存期因此大大缩短。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研究表明,早期胰腺癌与晚期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早期发现并治疗胰腺癌,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然而,胰腺癌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且缺乏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使得早期诊断充满挑战。此外,胰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比例低,即使进行了手术,其五年生存率也仅为8%。
胰腺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一些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包括长期吸烟、肥胖、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和家族遗传史等。吸烟被认为是胰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者患胰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3倍。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新发糖尿病患者,也应警惕胰腺癌的风险。有胰腺癌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也相对较高。
胰腺癌的临床表现多样,但早期往往缺乏特异性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黄疸、体重减轻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尽早就医,进行相关检查。胰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胰腺超声、CT、MRI和PET-CT等。这些检查有助于发现胰腺肿瘤,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侵犯范围。病理学检查,如细针穿刺活检,可以明确肿瘤的性质,为治疗提供依据。
胰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只有约20%的患者适合手术。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化疗和放疗可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胰腺癌的治疗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部分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预防胰腺癌的关键在于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早期筛查。建议高风险人群如长期吸烟者、糖尿病患者、有胰腺癌家族史的人群定期进行胰腺癌相关检查,如胰腺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同时,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饮酒、保持合理体重、均衡饮食等,也有助于降低胰腺癌的发病风险。
综上所述,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加强早期筛查和积极预防,我们仍有希望降低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患者带来更多生的希望。我们应加强胰腺癌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认识;加强医学研究,探索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新方法;加强多学科协作,提高胰腺癌的综合治疗水平。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打赢这场胰腺癌防控攻坚战。
王鲜
石门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