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起源于骨髓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单克隆浆细胞的恶性增殖,导致骨骼破坏、贫血、高钙血症等症状。血常规检测作为临床诊断的基本手段,在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血常规检测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计数(PLT),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标志物。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血常规检测可能出现的异常包括:
贫血:由于骨髓中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出现贫血。贫血是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白细胞异常:部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异常,这可能与骨髓中肿瘤细胞的浸润有关。
血小板减少:骨髓中肿瘤细胞的浸润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导致血小板减少,增加出血风险。
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升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可导致ESR和CRP升高,这与病情活动性密切相关。
尽管血常规检测异常可以提示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但确诊仍需结合骨髓穿刺、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等检查。骨髓穿刺可以检测骨髓中浆细胞的比例和形态,是确诊多发性骨髓瘤的金标准。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可以检测异常单克隆蛋白,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其结果需要与其他检查相结合,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是一个综合评估的过程,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林志洪
苏州永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