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乳腺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根据2015年的统计数据,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为45.29/10万,中标率为31.54/10万[1]。乳腺癌的发病情况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段的女性中存在明显差异,城市女性发病率高于农村,且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30至59岁的女性群体中。乳腺癌患者的五年相对生存率为73.0%,这一数据强调了早期发现和治疗的重要性。
乳腺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涉及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肥胖症是导致乳腺癌发病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肥胖可以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增加乳腺癌的风险。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这也是乳腺癌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遗传因素在乳腺癌的发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携带BRCA1/BRCA2等基因突变的人群患乳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乳腺癌高危人群能够被早期识别,并采取预防性措施以降低发病风险。
环境因素,如长期暴露于电磁辐射、化学物质等,也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同时,现代女性晚婚晚育、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等社会心理因素,也可能与乳腺癌发病率上升有关。
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包括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房皮肤改变等。一旦发现这些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检查,进行乳腺超声、钼靶X线等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还需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乳腺癌的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的分期、分子分型等因素综合制定,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
乳腺癌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1. 定期进行乳腺自我检查,提高防癌意识;2. 均衡饮食,控制体重,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摄入;3. 适量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4. 避免长期接触电磁辐射、化学物质等致癌因素;5. 适龄生育,母乳喂养,有利于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6. 对于高危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性用药或手术。
乳腺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及加强预防措施,可以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全社会应高度重视乳腺癌的防治工作,提高公众防癌意识,共同为降低乳腺癌发病率、提高患者生存率而努力。此外,加强乳腺癌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女性对于乳腺癌早期症状的认识,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公众教育,我们可以提高女性对于乳腺癌风险因素的认识,包括家族史、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等,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乳腺癌的防治不仅需要医疗界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政府、医疗机构、非政府组织、媒体等都应该发挥各自的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乳腺癌的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癌意识。同时,加强乳腺癌筛查项目的推广和实施,特别是对于高风险人群,可以有效地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在治疗方面,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发展。除了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外,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也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这些治疗方法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乳腺癌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提高公众的防癌意识,加强乳腺癌的筛查和预防,以及不断探索和创新治疗方法,我们有信心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为乳腺癌患者的健康和幸福而奋斗。
岳渝娟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