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之一,不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也因其复杂的生物学特性和治疗的困难性而备受关注。在众多的治疗手段中,手术治疗因其直接切除肿瘤的特点而成为治疗肝癌的关键手段。然而,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不仅与手术技术紧密相关,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详细阐述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和具体的实施方式,以期为肝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围手术期是指从患者手术前的准备到术后康复的整个时间段,涵盖了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和术后护理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营养支持的实施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具有显著影响。
术前准备阶段,营养支持的主要目标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对手术的耐受能力。据研究显示,术前营养状况不良的患者,其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均显著增加。因此,术前的营养评估和营养干预对于提高手术安全性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至关重要。营养评估通常包括对患者体重、血清蛋白水平、血糖控制情况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而营养干预则依据评估结果进行个性化的营养补充和调整。
术中操作阶段,营养支持的目的是维持机体的能量和代谢平衡,减少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代谢紊乱。术中的营养管理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以确保患者能够平稳度过手术期。这可能包括对患者进行静脉营养补充,以维持血糖水平和电解质平衡,或是通过监测患者的代谢指标来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术后护理阶段,营养支持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风险,以及支持患者的整体康复。术后患者往往面临能量和蛋白质的双重消耗,因此,及时合理的营养补充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显著的影响。这一阶段的营养支持可能包括高蛋白饮食、特定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以及必要时的肠外营养。
在实施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营养状况、肝功能、手术类型及术后恢复情况。营养支持的方式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和营养需求来决定。肠内营养通过口服或管饲的方式提供营养,适用于胃肠道功能良好的患者;而肠外营养则通过静脉途径提供营养,适用于胃肠道功能受损或无法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选择营养支持方式时,还需考虑到患者的偏好和接受度,以确保营养支持计划的有效执行。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在肝癌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营养管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因此,对于每一位肝癌患者而言,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都是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医护人员、营养师和患者及其家属应当共同参与到营养支持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中,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Doctor Liu
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长海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