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 FL)是一类起源于淋巴滤泡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在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占比约20%-30%。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淋巴结肿大和免疫组化分析的特异性。
一、淋巴结肿大 滤泡性淋巴瘤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渐进性淋巴结肿大,常发生在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肿大的淋巴结质地坚实,边缘清晰,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被误诊为良性病变。随着疾病进展,淋巴结肿大可能侵犯至脾脏、肝脏等内脏器官,导致相应器官功能受损。
二、免疫组化分析 免疫组化是诊断滤泡性淋巴瘤的关键技术。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CD10和Bcl-6的阳性表达:滤泡性淋巴瘤肿瘤细胞常表达CD10和Bcl-6,而正常生发中心B细胞不表达。CD10和Bcl-6的阳性表达有助于区分滤泡性淋巴瘤与其他类型的B细胞淋巴瘤。 2. Bcl-2的过表达:90%以上的滤泡性淋巴瘤存在t(14;18)易位,导致Bcl-2基因过表达,使得肿瘤细胞逃避凋亡。Bcl-2的阳性表达对于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3. Ki-67指数较低:滤泡性淋巴瘤属于低级别淋巴瘤,其Ki-67指数通常<30%,远低于高级别淋巴瘤。Ki-67指数有助于评估滤泡性淋巴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三、疾病治疗 滤泡性淋巴瘤的治疗以化疗为主,常用方案包括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和R-CV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对于部分低肿瘤负荷患者,还可以考虑放疗。近年来,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也在滤泡性淋巴瘤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疗效。总之,滤泡性淋巴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分期、肿瘤负荷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滤泡性淋巴瘤的病理特征主要体现在淋巴结肿大和免疫组化分析的特异性。准确诊断滤泡性淋巴瘤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对滤泡性淋巴瘤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新药的不断涌现,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高滤泡性淋巴瘤的治疗效果。(约700字)
邓雨霞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