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妇科肿瘤中的隐形杀手,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和诊断难度较高而备受关注。本文旨在揭示关于卵巢癌的常见误区,并提供科学真相,以提高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识。
首先,需要澄清的第一个误区是卵巢癌早期会有明显症状。实际上,卵巢癌早期症状极为微妙,这与卵巢的生理结构密不可分。卵巢体积较小,通常仅相当于胡豆大小,位于盆腔深处,癌变的初期很难被察觉。这种隐蔽性使得卵巢癌成为妇科肿瘤中危险程度高、治愈率低的疾病之一,大约70%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并面临较高的复发风险。
其次,第二个误区是认为卵巢癌的诊断必须依赖于症状。由于卵巢癌早期症状不典型,许多患者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通过体检发现卵巢癌。体检中的超声检查和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是早期发现卵巢癌的重要手段。定期进行这些检查,对于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率至关重要。超声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卵巢的大小、形态和内部结构,发现异常情况。血液肿瘤标志物如CA-125等,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的依据。当这些检查结果出现异常时,应进一步进行更详细的检查,如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便尽早明确诊断。
第三个误区是关于晚期卵巢癌的治疗价值。虽然晚期卵巢癌的治愈率相对较低,但通过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手术是卵巢癌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肿瘤切除术、盆腔清扫术等,旨在尽可能地切除肿瘤组织,减轻肿瘤负荷。化疗是卵巢癌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药物杀死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风险。近年来,靶向治疗在卵巢癌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特异性抑制肿瘤生长的关键信号通路,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延长生存期的目的。因此,即使在晚期发现卵巢癌,也不应放弃治疗,积极治疗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多生存机会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除了上述误区,还有一些其他需要纠正的观点。例如,有人认为只有特定年龄段的女性才会患卵巢癌,但实际上,卵巢癌可以影响任何年龄段的女性,尽管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卵巢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目前认为与遗传、内分泌、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此外,有些人认为遗传因素不是卵巢癌的主要风险因素,然而,家族史中有卵巢癌或乳腺癌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会更高。BRCA1和BRCA2是目前已知与卵巢癌发病风险密切相关的基因突变。携带这些突变的女性,其卵巢癌发病风险可高达50%以上。因此,对于有遗传性卵巢癌家族史的女性,建议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措施。
了解卵巢癌的这些真相,对于提高公众对卵巢癌的认识,促进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作为妇科肿瘤中的“隐形杀手”,卵巢癌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女性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我们有望降低卵巢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挽救更多生命。同时,针对卵巢癌的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卵巢癌筛查,包括超声检查、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便尽早发现异常情况,提高早期诊断率。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也有助于降低卵巢癌的发病风险。
总之,卵巢癌虽然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和恶性程度,但通过提高公众认识、加强筛查和早期诊断、积极治疗等措施,我们仍然有望改善卵巢癌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对抗这一妇科肿瘤中的隐形杀手。
范凡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