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亦称大肠癌,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肠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识别这些早期症状对于肠癌的预防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肠癌早期的“三多两痛”症状,帮助公众提高警惕,及时识别肠癌风险。
排便次数增多:正常成年人的排便次数通常在1至2次每天,肠癌患者中,排便次数增多是早期较为明显的症状之一。若出现腹泻和便秘交替的情况,更应引起警觉。肠癌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影响正常的排便规律,从而引发排便次数的异常增多。
放屁次数增多:肠癌患者易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现象。肠道菌群平衡被打乱后,会出现放屁增多的情况。若放屁次数多且屁味异常臭,很可能是肠道出现癌变的信号。肠道菌群失衡可能与肠癌的生长有关,导致肠道环境的改变。
便血情况增多:肠癌的便血最易与痔疮便血混淆,让人误认为是痔疮而疏忽大意。患者需注意区分。早期肠癌易出现便血,与痔疮的鲜红色便血不同,肠癌的便血多呈暗红色。这是因为肠癌导致的出血通常来源于肠道较深处,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与粪便混合后颜色变暗。一旦发现便血,应及时就医,以排除肠癌的可能性。
腹痛:肠癌患者常出现腹痛,部位多发生在中下腹部,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按压疼痛。这是因为肿瘤生长可能压迫周围组织,或侵犯神经,引起疼痛。腹痛是肠癌常见的症状之一,但也可能是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的信号,因此需要通过医学检查来确定原因。
肛门疼痛:当肿瘤生长在肛门附近时,容易出现肛门疼痛。这是因为肿瘤侵犯肛门周围组织,或压迫肛门神经,引起疼痛。肛门疼痛也是肠癌症状之一,需及时就医检查。
肠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目前,肠癌早期治愈率可达90%以上。因此,提高对肠癌症状的认识,对肠癌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公众应重视肠癌的早期症状,及时就医,提高肠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同时,定期进行肠癌筛查,如大便隐血试验、结肠镜检查等,也是预防肠癌的有效手段。通过这些筛查措施,可以在癌前病变阶段查出肠癌,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大大提高治愈率及生存率。
肠癌的高危人群包括有家族遗传史、长期患有炎症性肠病、不良饮食习惯(如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的人群。这部分人群应更加警惕肠癌的早期症状,定期进行筛查。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也有助于降低肠癌的风险。
总之,肠癌虽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但并非不可预防和治疗。只要我们提高警惕,重视肠癌的早期症状,及时就医,定期筛查,就能大大提高肠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让我们共同关注肠癌,采取积极措施,对抗这一健康威胁。
科普肠癌知识,提高公众对肠癌的认识和警惕,对于肠癌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肠癌的早期症状,提高对肠癌的警惕,及时就医,提高肠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让我们共同关注肠癌,采取积极措施,共同对抗这一健康威胁。
王欢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