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承担着过滤血液、排泄废物、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重要功能。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受损,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出现异常,无法有效地过滤血液中的蛋白质,从而产生蛋白尿。蛋白尿是肾病中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长期存在蛋白尿不仅会加剧患者的营养不良,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风险。
蛋白尿与营养不良
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后,血液中的蛋白质如白蛋白、球蛋白等通过尿液流失,导致体内蛋白质含量减少,引发营养不良。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对于维持机体结构、功能和代谢至关重要。长期蛋白尿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如肌肉萎缩、免疫力下降等。
蛋白尿与水肿
长期蛋白尿会导致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从血管内转移到组织间隙,引发水肿。水肿常见于眼睑、下肢等部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水肿还可能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
蛋白尿与免疫力下降
蛋白质是构成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分,长期蛋白尿导致蛋白质流失,会影响免疫细胞的合成和功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免疫力下降会使患者更容易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增加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同时也会影响肿瘤的预防和控制。
蛋白尿与肾功能恶化
长期蛋白尿会加剧肾脏的损伤,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蛋白尿是慢性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密切相关。此外,蛋白尿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蛋白尿与生活质量
长期蛋白尿不仅会损害患者的生理健康,还会影响其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人际交往和工作能力。此外,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监测,经济负担较重,也会降低其生活质量。
及时就医治疗
对于长期蛋白尿的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控制血压、低蛋白饮食、避免感染等,以减轻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同时,患者还需定期复查,监测肾功能和蛋白尿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长期蛋白尿是肾病患者的重要临床表现,会加剧营养不良、水肿、免疫力下降等健康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因此,患者需重视蛋白尿的危害,积极配合治疗,以改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
白观臣
泰安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