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膜性肾病

2025-05-21 20:48:03       3227次阅读

膜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特征是肾小球基底膜的病理改变,导致大量蛋白尿。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判断和治疗膜性肾病。

临床表现 膜性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每日超过3.5克),常伴有水肿和高脂血症。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血尿。

实验室检查 诊断膜性肾病需进行一系列实验室检查: (1) 尿常规:可见大量蛋白尿和镜下血尿; (2) 血常规:可有贫血、高脂血症; (3) 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可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 (4) 免疫学检查:血清IgG、C3、C4水平多正常,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阴性,排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理检查 确诊膜性肾病需行肾活检,光镜下可见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免疫荧光阴性,电镜下可见基底膜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典型的病理改变有助于确诊。

治疗 膜性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 (1) 控制病因:如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等; (2) 药物治疗:应用利尿剂、ACEI/ARB类药物控制蛋白尿,必要时可应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环磷酰胺等; (3) 支持治疗:低蛋白饮食、控制水肿等; (4) 预防并发症:如防治感染、血栓等。

总之,膜性肾病的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确诊后应积极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保护肾功能。患者应定期复查,评估疗效,调整治疗方案。

徐勤英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下一篇结外NK_T细胞淋巴瘤的病理机制解析
上一篇子宫内膜癌分期与化疗方案的个性化选择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