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胆管癌的治疗有了新突破。F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作为胆管癌治疗的新方向,已显示出单药治疗及联合化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疗效,有望改善患者预后。
FGFR在胆管癌中的作用机制 FGFR是一类受体酪氨酸激酶,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血管生成等生物学过程。研究表明,FGFR基因突变、融合和过表达在胆管癌中较为常见,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FGFR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可促进胆管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因此,针对FGFR的靶向治疗有望阻断肿瘤的生长和免疫逃逸,改善患者的预后。
FGFR抑制剂单药治疗胆管癌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多种FGFR抑制剂在胆管癌的临床研究中取得了积极结果。例如,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的II期研究显示,FGFR抑制剂Pemigatinib单药治疗FGFR2融合突变的胆管癌患者,客观缓解率达35.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9个月。另一项研究中,FGFR抑制剂Infigratinib单药治疗FGFR2融合突变的胆管癌患者,客观缓解率为23%,中位PFS为7.3个月。这些研究结果表明,FGFR抑制剂单药治疗FGFR突变的胆管癌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
FGFR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的机制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已成为多种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胆管癌作为一种"冷肿瘤",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较少,导致免疫治疗的疗效受限。FGFR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的机制主要包括:1)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减少肿瘤负荷;2)阻断肿瘤免疫逃逸,增强免疫细胞的浸润和杀伤;3)调节肿瘤微环境,促进免疫激活和T细胞耗竭的逆转。这些机制有望提高胆管癌对免疫治疗的敏感性,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
FGFR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目前,多项FGFR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正在积极开展。例如,一项Ib/II期研究中,FGFR抑制剂Pemigatinib联合PD-L1单抗Atezolizumab治疗FGFR突变的胆管癌患者,客观缓解率达50%,中位PFS为9.7个月。另一项研究中,FGFR抑制剂Infigratinib联合PD-1单抗Nivolumab和CTLA-4单抗Ipilimumab治疗胆管癌患者,客观缓解率为21.4%,中位PFS为4.1个月。这些初步研究结果提示,FGFR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在胆管癌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探索。
总结 综上所述,FGFR抑制剂作为胆管癌治疗的新方向,单药治疗及联合化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均显示出一定的疗效,有望改善患者预后。FGFR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通过抑制肿瘤生长、阻断免疫逃逸和调节肿瘤微环境等机制,有望提高胆管癌对免疫治疗的敏感性,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未来,进一步开展大规模、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优化联合治疗方案,将为胆管癌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和生存获益。
王祥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