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前列的恶性肿瘤,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由于肝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早期识别肝癌的预警信号,并及时就医,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本文将详细介绍肝癌早期的预警信号,帮助大家提高警惕,守护健康。
肝癌的早期症状 肝癌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可能包括乏力、消瘦、食欲不振、腹胀等非特异性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右上腹隐痛或不适。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腹水等临床表现。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导致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出现黄染。腹水是由于肝硬化、肝癌等原因导致腹腔内液体积聚过多。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肝脏功能严重受损,需尽快就医。
肝癌的高危人群 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长期饮酒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均属于肝癌的高危人群。这些人群应定期进行肝脏超声、血清甲胎蛋白等检查,以实现肝癌的早期发现。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由于病毒长期感染,肝脏反复炎症,易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长期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肝病,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由于肝脏脂肪堆积,炎症反应,也易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由于遗传因素,肝癌发病风险增加。因此,这些高危人群需提高警惕,定期检查。
肝癌的早期诊断 对于肝癌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肝脏超声检查,并监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肝脏超声可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血清甲胎蛋白是肝癌的肿瘤标志物,其水平升高提示肝癌可能。当超声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或甲胎蛋白明显升高时,应进一步行肝脏增强CT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肝脏增强CT和MRI可明确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大小、范围等,为肝癌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对于肝脏占位性病变,必要时可进行肝穿刺活检,以获取病理学依据。肝穿刺活检可明确病变的组织学类型,为肝癌的确诊提供金标准。
肝癌的早期治疗 早期肝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等。对于部分早期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可实现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可采用局部消融治疗或经肝动脉化疗栓塞,以控制病情进展。局部消融治疗包括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通过高温或微波能量使肿瘤组织坏死,达到治疗目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通过阻断肿瘤的血供,同时释放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生长。早期肝癌患者经积极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
肝癌的预防措施 对于肝癌高危人群,建议戒酒、控制体重、避免高脂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以降低肝癌发病风险。戒酒可减少酒精性肝病的发生,控制体重和避免高脂饮食可减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加强体育锻炼可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肝癌发病风险。同时,应定期接种乙肝疫苗,以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对于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炎进展,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风险。
总之,肝癌虽然起病隐匿,但通过提高警惕,识别预警信号并及时就医,仍可实现肝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肝脏检查,以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率。同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肝癌发病风险,守护肝脏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战胜肝癌而不懈奋斗。
王子安
绍兴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