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了解胃癌的诊治对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以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胃癌的病因与危险因素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过程,涉及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已知的主要致癌因素之一,长期感染可能导致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进而增加胃癌的风险。此外,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盐、高脂、熏制食品的摄入,以及吸烟、酗酒等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遗传因素在胃癌的发病中也有一定的作用,家族性胃癌患者的风险明显增加。职业暴露,如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和金属,也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年龄增长也是胃癌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胃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胃癌的诊断
胃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内镜检查和病理活检。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异常变化,如溃疡、息肉、肿块等,而病理活检则可以确定肿瘤的性质,区分良性和恶性。此外,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以评估肿瘤的侵犯范围和是否有远处转移。超声内镜检查可以更精确地评估肿瘤的深度和周围组织受累情况。血液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如胃癌相关抗原(CA72-4)、癌胚抗原(CEA)等,有助于胃癌的辅助诊断,但特异性和敏感性有限。PET-CT检查可以评估肿瘤的代谢活性和全身转移情况。
胃癌的治疗
胃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分期、患者的一般状况以及治疗的可行性。手术切除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全胃切除和部分胃切除。对于早期胃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可以作为微创治疗手段,适用于局限于黏膜层的肿瘤。对于不能手术或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可以考虑内镜下治疗。对于晚期或已经转移的胃癌,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化疗可以缩小肿瘤、控制病情进展,放疗可以缓解症状、减轻疼痛。靶向治疗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近年来,免疫治疗也在胃癌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杀伤肿瘤细胞。
胃癌的预后
胃癌的预后与肿瘤的分期、治疗方式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密切相关。早期胃癌手术切除后的五年生存率相对较高,可达80%以上,而晚期胃癌的生存率则相对较低,不足30%。因此,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对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营养状况等因素也会影响预后。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胃癌的诊治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手段的复杂过程。通过早期诊断、科学治疗以及综合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公众应提高对胃癌的认识,积极参与胃癌的预防和筛查工作,以期达到减少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目标。预防胃癌的措施包括改善饮食习惯、戒烟限酒、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定期体检、密切关注胃部不适症状,有助于早期发现胃癌。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胃癌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邓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西城院区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