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来源于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贫血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贫血的临床表现
在多发性骨髓瘤中,贫血主要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心悸和气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贫血的程度与多发性骨髓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病程中血红蛋白水平的下降往往提示病情进展。
贫血的发病机制
骨髓浸润
:异常增生的浆细胞侵犯骨髓,占据正常造血空间,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
肾功能不全
:多发性骨髓瘤可导致肾功能受损,降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合成,影响红细胞生成。
微血管病性溶血
: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引发溶血性贫血。
出血倾向
:骨髓瘤细胞破坏血小板功能,增加出血风险,进一步加重贫血。
贫血的治疗
化疗
:通过化疗药物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减轻骨髓浸润,改善贫血症状。
血液制品输注
:对于重度贫血患者,可进行红细胞或血小板输注,以缓解症状。
靶向治疗
: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定分子靶点,如CD38单抗等,可降低肿瘤负荷,改善贫血。
支持治疗
: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和叶酸等造血原料,改善营养状态,辅助贫血治疗。
结语
贫血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对其治疗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应用化疗、靶向治疗和支持治疗等手段,可以有效改善贫血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对于贫血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合理调整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疗效。
车志丹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伍家院区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