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管理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重大挑战。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对于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但术后癌痛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本文将探讨肝癌介入术后癌痛管理的重要性、策略及其人文关怀。
肝癌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射频消融等技术。TACE通过阻断肿瘤的血供,减少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射频消融则通过局部加热直接杀灭肿瘤细胞或使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这些方法虽然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但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损伤周围的正常组织,引起术后疼痛。癌痛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如睡眠、食欲和活动能力,还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降低其生活质量和治疗信心。
科学管理肝癌介入术后癌痛的首要任务是准确评估疼痛程度。疼痛评估是个体化的,需要通过患者自述、观察患者的行为反应和生理指标来进行。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包括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数字评分量表(NRS),它们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疼痛感受,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
在癌痛管理中,药物治疗是基础。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癌痛三阶梯治疗原则是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可的疼痛管理指南。它建议根据疼痛程度的不同,依次使用非阿片类药物、弱阿片类药物和强阿片类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剂量调整和联合用药。此外,辅助药物如抗抑郁药、抗惊厥药和神经阻滞剂等也可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
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如物理治疗、心理干预和替代疗法等在癌痛管理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物理治疗包括冷热敷、按摩、电刺激等,可以帮助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和催眠等,有助于患者调整对疼痛的认知和情绪反应,提高疼痛阈值。替代疗法如针灸、音乐疗法等,也被证实对某些患者的疼痛缓解有一定效果。
人文关怀在癌痛管理中同样重要。医护人员应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疼痛感受,提供全方位的关怀和支持。这包括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给予情感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应对策略,以及与患者和家属共同制定疼痛管理计划。此外,医护人员还应加强对患者家属的教育,使他们了解疼痛管理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参与到患者的疼痛管理中来。
总之,肝癌介入术后癌痛管理是一个多学科、多模式的综合治疗过程,需要科学的方法和人文的关怀相结合。通过有效的疼痛评估、合理的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人文关怀,可以显著提高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对抗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对于肝癌患者而言,疼痛管理不仅是治疗的一部分,更是恢复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因此,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应共同努力,形成一个有效的疼痛管理网络,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
李宽
河南省人民医院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