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的急救技能
在日常生活中,消化系统疾病常常突如其来,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技能,对于患者的生存和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将围绕消化系统疾病的急救技能展开,重点介绍体位管理、呼吸道维护以及快速补充血容量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公众对消化系统急症的应对能力。
一、体位与呼吸道管理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急症之一,特别是上消化道出血,如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溃疡出血等,患者常常出现呕血症状。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呕血,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采取合适体位:迅速协助患者采取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的体位。这样的体位可以有效防止呕吐物反流,避免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对于无法配合的患者,应尽量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并用手托住下颌,防止舌后坠。
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患者的领口和腰带,以减少呼吸道的阻力,确保呼吸顺畅。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如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并准备好吸痰器,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血凝块。
清理口腔异物:对于意识尚清醒的患者,鼓励其自行咳出或吐出口腔内的血液和异物。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急救者应使用纱布或吸引器,小心清除口腔内的血凝块和分泌物,保持呼吸道清洁。
二、快速补充血容量
消化道出血会导致患者迅速失血,引起血容量不足,甚至出现休克。因此,快速补充血容量是急救的重要环节。
建立静脉通道: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同时,尽快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选择上肢较粗的静脉进行穿刺,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如果穿刺困难,可考虑选择下肢静脉。
输注液体:通过静脉通道,快速输注生理盐水、林格氏液或其他平衡盐溶液。这些液体可以迅速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一般先快速输注500-1000毫升液体,然后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等指标调整输液速度和量。
监测生命体征:在输液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如果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休克征象,应立即加快输液速度,并通知急救人员。
三、注意事项
避免输液过快:虽然快速补充血容量很重要,但也要避免输液过快导致肺水肿等并发症,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或有心脏病史的患者。输液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禁食禁饮:对于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严格禁食禁饮,以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防止加重出血。
心理支持:在急救过程中,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其紧张和恐惧情绪。鼓励患者保持冷静,配合急救人员的治疗。
四、结语
消化系统疾病的急救需要迅速、准确地判断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掌握体位管理、呼吸道维护和快速补充血容量等关键技能,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患者的生命。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提高公众对消化系统急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
何辉龙
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