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介入相关治疗:原理、技术与临床应用
在肿瘤治疗领域,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高效的手段,正日益受到重视。它通过影像引导,将特制的器械精确送达肿瘤部位,实施局部治疗,以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的目的。本文将深入探讨肿瘤介入治疗的原理、常用技术及其在实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一、肿瘤介入治疗的原理
肿瘤介入治疗的核心在于“精准打击”。它利用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将导管、导丝等微小器械引入人体,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准确到达肿瘤病灶。随后,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实现局部治疗效果。
介入治疗的优势在于其微创性。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介入治疗无需开刀,仅需在皮肤上穿刺一个微小孔道即可完成操作,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术后恢复时间。此外,介入治疗还具有靶向性强的特点,能够将药物或能量精确输送到肿瘤部位,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二、肿瘤介入治疗的常用技术
血管介入技术:
肿瘤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注入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同时利用化疗药物杀伤肿瘤细胞。TACE是肝癌介入治疗的经典方法,也常用于其他实体肿瘤的治疗。
肿瘤血管支架植入术:对于因肿瘤压迫或侵犯导致的血管狭窄或闭塞,可植入支架以恢复血管通畅,改善患者的症状。
肿瘤血管消融术:利用射频、微波等能量,通过血管途径对肿瘤进行消融,使肿瘤组织坏死。
非血管介入技术:
肿瘤射频消融术(RFA):将射频电极插入肿瘤组织,通过产生高温使肿瘤细胞凝固坏死。RFA适用于肝癌、肺癌、肾癌等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
肿瘤微波消融术(MWA):与RFA类似,但使用微波作为能量来源,消融速度更快,范围更大。
肿瘤冷冻消融术:利用低温将肿瘤组织冻结坏死。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将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粒子植入肿瘤组织内,通过持续释放射线杀伤肿瘤细胞。
经皮穿刺活检术:在影像引导下,通过穿刺针获取肿瘤组织标本,用于病理诊断。
三、肿瘤介入治疗在实体肿瘤中的应用
肝癌:TACE是肝癌介入治疗的首选方法,可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RFA、MWA等消融技术也常用于治疗小肝癌。
肺癌:介入治疗可用于治疗中心型肺癌引起的 airway 阻塞,缓解呼吸困难。对于无法手术的肺癌患者,可采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或消融术。
肾癌:RFA、MWA等消融技术可用于治疗小肾癌。对于晚期肾癌,可采用肾动脉栓塞术以缓解疼痛、控制出血。
胰腺癌:介入治疗可用于缓解胰腺癌引起的胆道梗阻,改善黄疸症状。对于无法手术的胰腺癌患者,可尝试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或消融术。
其他实体肿瘤:介入治疗还可用于治疗骨肿瘤、软组织肿瘤、子宫肌瘤等。
四、肿瘤介入治疗的优势与局限性
肿瘤介入治疗具有微创、靶向性强、可重复性好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介入治疗可能引起出血、感染、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此外,对于较大的肿瘤或已发生远处转移的肿瘤,介入治疗的效果可能有限。
五、结语
肿瘤介入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在实体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相信肿瘤介入治疗将在未来为更多的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夏涌
上海孟超肿瘤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