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很多人常吃的药严重可致癌!你还在乱吃吗?
当你连续几天拉不出粑粑,小伙伴们会怎么出谋划策?吃清肠药!喝排毒茶!排宿便!大家总以为拉不出粑粑是便秘,要立刻排“宿便”。但其实你可能并不了解,什么是便秘?什么是“宿便”?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难言之隐”的话题。
一、便秘:并非小事一桩
便秘,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燥、排便困难等症状。长期便秘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便秘的标准是什么?
每个人的排便习惯不同,不能简单地以排便次数来判断是否便秘。一般来说,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可能就是便秘了:
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每周少于三次;
粪便干燥、坚硬,难以排出;
排便费力,需要用力才能排出;
排便不尽感,总觉得没有排干净。
便秘的危害有哪些?
**引起肛肠疾病:**长期便秘容易导致痔疮、肛裂等肛肠疾病。
**影响消化功能:**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会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
**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排便时用力过度,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
**增加患癌风险:**长期便秘可能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
二、“宿便”:一个伪概念
在很多广告宣传中,“宿便”被描述成是肠道内的毒素,长期积累会导致各种疾病。但事实上,医学上并没有“宿便”这个概念。
“宿便”从何而来?
“宿便”的概念,更多的是商家为了推销清肠产品而制造出来的。他们将肠道内未排出的粪便、食物残渣等,统称为“宿便”,并夸大其危害。
肠道有“排毒”功能吗?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具有吸收营养、排出废物的功能。但肠道本身并没有“排毒”功能。人体内的毒素,主要通过肝脏、肾脏等器官进行代谢和排出。
清肠产品能“排毒”吗?
市面上常见的清肠产品,主要成分是泻药。长期使用泻药,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加重便秘,甚至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三、乱吃药的危害:可能致癌!
很多人一出现便秘,就习惯性地服用泻药。但长期乱用泻药,不仅不能解决便秘问题,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蒽醌类泻药:可能致癌
番泻叶、大黄、芦荟等中药材中含有蒽醌类成分,具有泻下作用。但长期或过量使用蒽醌类泻药,可能导致结肠黑变病,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
刺激性泻药:损伤肠道
比沙可啶、酚酞等刺激性泻药,通过刺激肠道蠕动来促进排便。但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会导致肠道神经受损,肠道功能紊乱,加重便秘。
渗透性泻药:引起电解质紊乱
乳果糖、聚乙二醇等渗透性泻药,通过增加肠道内的水分来软化粪便。但长期使用渗透性泻药,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导致身体不适。
四、如何正确应对便秘?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
**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促进排便。
**适量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不要憋便。
**必要时就医:**如果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无法缓解便秘,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五、预防实体肿瘤:从健康生活开始
便秘与实体肿瘤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长期便秘可能导致肠道内有害物质的积累,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因此,预防便秘也是预防实体肿瘤的重要措施之一。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红肉、加工肉类的摄入。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
**适量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患癌风险。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进行干预。
结语
便秘虽是小事,但长期不重视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不要轻信“宿便”的谎言,更不要乱用泻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便秘。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也是预防实体肿瘤的重要措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肠道健康,远离疾病的困扰。
赵静
成都市武侯区第五人民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