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沉默杀手”】什么是房颤?危害有多大?记住这3招能救命!心脏乱跳≠小鹿乱撞!

2025-06-16 01:36:32       40次阅读

【警惕“沉默杀手”】什么是房颤?危害有多大?记住这3招能救命!心脏乱跳≠小鹿乱撞!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身体发出的细微信号。有一种心脏疾病,它悄无声息地潜伏着,却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它就是房颤。今天,我们就来揭开房颤的神秘面纱,了解它的危害,并学习如何预防和应对。

一、什么是房颤?

房颤,全称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情况下,心脏有规律地跳动,保证血液的有效输送。而房颤发生时,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收缩功能,取而代之的是快速、无序的颤动。这种颤动导致心房内的血液无法完全泵出,容易形成血栓。

二、房颤的危害有多大?

脑卒中风险增加:房颤最严重的危害是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心房内形成的血栓一旦脱落,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就可能堵塞脑血管,导致脑卒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

心力衰竭:长期房颤会导致心房和心室功能受损,心脏逐渐扩大,最终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影响生活质量:房颤发作时,患者可能会感到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等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三、记住这3招能救命!

积极预防:

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都是房颤的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这些疾病有助于预防房颤的发生。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有助于降低房颤的风险。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可能诱发房颤,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

及早发现:

关注身体信号: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房颤的可能性。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房颤。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增加检查频率。

使用智能设备监测: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智能手表、手环等设备,可以监测心率和心律,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

规范治疗:

药物治疗:药物是房颤治疗的重要手段,包括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和抗凝药物。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可以减缓心跳速度,缓解症状;抗凝药物可以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脑卒中风险。

导管消融术: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耐受药物的患者,可以考虑导管消融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射频能量消除引起房颤的异常放电灶。

左心耳封堵术:对于不适合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可以考虑左心耳封堵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封堵左心耳,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脑卒中风险。

四、心脏乱跳≠小鹿乱撞!

很多人认为心跳加速是正常现象,尤其是年轻人,常常把心悸误认为是“小鹿乱撞”。但实际上,心跳异常可能预示着心脏疾病,尤其是房颤。因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及早治疗。

房颤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积极预防,及早发现,规范治疗,就能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危害,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一起关注心脏健康,远离“沉默杀手”!

吴聪聪

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下一篇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区别,治疗方式是否一样呢
上一篇早期胃癌术后饮食如何调整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