仑伐替尼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效果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且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治疗选择和效果评估面临诸多挑战。近年来,仑伐替尼作为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肝癌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结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成为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新的治疗策略。本文将围绕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一、原发性肝癌的疾病基础及治疗难点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其中肝细胞癌占绝大多数。其发生与慢性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代谢综合征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肝癌的生物学特性表现为肿瘤细胞的高度增殖、侵袭性强及易发生转移。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及肝脏储备功能减退,治疗耐受性较差,手术切除的适应症有限,传统放化疗效果不理想,亟需寻找更为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
二、仑伐替尼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仑伐替尼是一种口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等多个信号通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增殖,仑伐替尼能够有效阻断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此外,仑伐替尼还可调节肿瘤微环境,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
在临床实践中,仑伐替尼已被批准用于晚期肝细胞癌的治疗,显示出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潜力。其口服给药方式及相对可控的副作用,使其成为老年患者的理想选择。
三、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治疗优势
TACE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同时注入栓塞剂阻断血流,达到杀灭肿瘤细胞和切断营养供应的双重效果。该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全身毒副作用,适合肝功能尚可但不适合手术的患者。TACE在控制肿瘤局部进展、缓解症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尤其适用于肝癌中晚期患者。
四、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
近年来,仑伐替尼联合TACE的治疗模式逐渐被广泛关注。该联合治疗通过系统性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局部化疗栓塞的协同作用,能够更有效地控制肿瘤生长,延缓疾病进展。
临床研究显示,老年肝癌患者接受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后,肿瘤缩小率明显提高,肝功能保持较好,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该方案不仅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还降低了复发率和转移风险。此外,联合治疗的安全性较单独治疗更为可控,副作用多为轻中度,患者耐受性良好。
五、miR-148a通过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肝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肝癌的发生发展涉及复杂的分子机制,其中miR-148a作为一种重要的微小RNA,在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发现,miR-148a能够通过调控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巨噬细胞的M2型极化状态,进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具体而言,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肿瘤微环境中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免疫逃逸。miR-148a通过下调该通路的活性,抑制促肿瘤的M2型巨噬细胞极化,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这一机制为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提供了分子基础,提示联合治疗可能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增强治疗效果。
六、结语
仑伐替尼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凭借其多靶点抑制和局部化疗的协同作用,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合miR-148a调控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和潜在的治疗靶点。未来,随着对肝癌分子机制的深入理解和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联合治疗方案有望为更多老年肝癌患者带来福音。
罗允周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