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损伤的表现: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
肝脏作为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承担着代谢、解毒、合成蛋白质以及免疫调节等多项重要功能。它默默无闻地维持着身体的内环境稳定,保障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然而,肝脏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极易受到病毒感染、药物毒性、酒精滥用、脂肪堆积等多种因素的损害。当肝脏受损时,身体会通过一系列的表现向我们发出警示信号。及时识别这些信号,对于早期发现肝脏疾病、避免病情恶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肝损伤的常见表现
乏力和食欲减退
肝脏损伤初期,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精神不振。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后,代谢紊乱,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身体疲劳感增强。同时,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下降,影响营养物质的利用,进而引起食欲减退。这种表现虽然不具特异性,但却是肝脏异常的早期信号之一。
黄疸
黄疸是肝损伤较为典型的表现,主要表现为皮肤和眼白发黄。肝脏受损时,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沉积于皮肤和黏膜。黄疸的出现提示肝细胞功能严重受损或胆道阻塞,需引起高度重视。
腹胀和腹水
肝脏损伤导致门静脉高压和白蛋白合成减少,体内液体容易渗出到腹腔,形成腹水。患者会感到腹部胀满不适,严重时腹部明显膨隆。腹水的出现通常提示肝功能已进入中晚期,需及时诊治。
皮肤表现
肝损伤患者常见皮肤瘙痒、蜘蛛痣、肝掌等表现。皮肤瘙痒主要由于胆汁酸盐在体内潴留刺激神经末梢引起;蜘蛛痣是由于雌激素代谢异常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肝掌则表现为手掌红斑,反映肝脏代谢紊乱。
消化系统症状
肝脏损伤还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这些表现与肝脏解毒功能下降、胃肠道血流改变及肠道菌群失衡有关。消化系统症状虽不特异,但结合其他表现,有助于判断肝脏健康状况。
出血倾向
肝脏是多种凝血因子的合成场所,肝功能受损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患者易出现皮下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出血倾向。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消化道出血,危及生命。
神经精神症状
肝性脑病是肝功能衰竭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睡眠紊乱等。肝脏无法有效清除体内毒素,导致毒素累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早期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晚期则可能昏迷。
二、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肝损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病毒性肝炎是全球范围内肝损伤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长期大量饮酒、滥用药物、肥胖引起的脂肪肝以及环境毒素暴露也是常见的肝损伤诱因。预防肝损伤应从控制危险因素入手,如接种肝炎疫苗、合理用药、戒酒、保持健康体重及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三、及时就医与科学治疗的重要性
当身体出现上述肝损伤信号时,应尽早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肝功能检测、影像学检查及病毒学检测等,明确病因和损伤程度。针对不同病因,采取抗病毒治疗、调整生活方式、药物保护肝脏等综合措施。早期干预不仅能减轻肝脏负担,还能有效防止病情进展,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
四、结语
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整体生命质量。肝损伤往往在早期表现不明显,但身体通过乏力、黄疸、腹胀、皮肤改变等多种信号提醒我们关注肝脏健康。了解并识别这些危险信号,能够帮助我们及早发现肝脏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肝脏功能,维护身体健康。希望广大读者能够重视肝脏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肝损伤的威胁。
谭晓燕
安徽省立医院西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