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离胃癌远吗?早期胃癌应如何治疗?
胃疼是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很多人都有过胃疼的经历。然而,胃疼与胃癌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早期胃癌又该如何治疗呢?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为大家进行详细的科普。
一、胃疼与胃癌的关系
胃疼的原因有很多,如饮食不规律、精神紧张、受凉等都可能引起胃疼。但有些胃疼也可能是胃部疾病的信号,如胃炎、胃溃疡等,甚至可能是胃癌。
之所以要强调重视胃病,是因为早期胃癌的病变区域主要在胃壁黏膜或黏膜下层,与普通胃炎的症状表现相似,因此常让人难以察觉,很容易将其视作胃炎来对待。
因此,对于反复出现、持续不缓解的胃疼,尤其是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以免延误病情。
二、早期胃癌的症状
胃癌早期的症状表现不具特异性,患者无法自行判断;而进展期的胃癌虽症状明显,但治愈难度加大。一般来讲,早期胃癌被发现后治愈恢复良好,而进展期胃癌若已侵及浆膜层且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术后5年内的存活率不足20%,因此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胃癌筛查,尽早发现胃癌端倪进行防治。
上腹部不适:这是早期胃癌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常感觉上腹部隐痛、胀痛、烧灼感等,但程度较轻,容易被忽视。
食欲减退: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等症状,尤其是不喜欢油腻食物。
消化不良:患者可能出现嗳气、反酸、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乏力、消瘦: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症状并非胃癌所特有,其他胃部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因此,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诊断。
三、早期胃癌的筛查方法
由于早期胃癌的症状不典型,患者很难自行发现。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胃癌筛查。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胃镜方式进行检查,作为当前胃癌诊断的关键方式,其筛查效果在诊疗一线中可信度极高,90%的胃病都可以通过胃镜检查明确诊断,还可针对胃部是否存在溃疡和活动性炎症进行检测,能查出是否有息肉、肿瘤病变,甚至可以直接取材病变区域组织细胞做病理分析,为后续的治疗制定对应方案。
除了胃镜检查,临床上还有超声检查、CT、X 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等筛查方式,但早期胃癌的筛查还是以胃镜检查结果为准。
四、早期胃癌的治疗
早期胃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浸润深度等情况,可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内镜下切除术:适用于病变局限于黏膜层的早期胃癌,通过胃镜将病变组织完整切除。
胃部分切除术: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广,但尚未侵及肌层的早期胃癌,切除部分胃组织及周围淋巴结。
胃全切除术:适用于病变范围广泛,或位于胃体上部的早期胃癌,切除全部胃组织及周围淋巴结。
术后,患者还需要接受辅助治疗,如化疗、放疗等,以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五、如何预防胃癌
健康饮食:避免高盐、腌制、熏烤等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饮食均衡。
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是胃癌的危险因素,应尽量避免。
治疗胃部疾病:积极治疗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定期复查。
定期体检: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胃癌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六、结语
胃疼并不一定就是胃癌,但对于反复出现、持续不缓解的胃疼,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检查。早期胃癌的治疗效果较好,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胃癌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预防胃癌的发生。
任超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越秀院区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