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因其高死亡率、低生存率以及难以早期发现的特性,在医学界被冠以“癌中之王”的称号,是一种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及腺泡细胞的恶性肿瘤。本文将深入探讨胰腺癌的发病原理、晚期症状以及疾病进展,以提高公众对这一严重疾病的认知和警觉。
一、胰腺癌的发病原理
胰腺癌的发病原因复杂,尚未完全明确,但已有多项研究揭示了一些可能的风险因素。这些因素包括:
长期吸烟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对胰腺细胞造成长期刺激,增加癌变的风险。吸烟者患胰腺癌的风险比非吸烟者高出约1.5至3倍。
不良饮食习惯
: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可能与胰腺癌的风险增加有关。过多摄入红肉和加工肉类,以及缺乏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可能增加胰腺癌的风险。
体质指数过高
:肥胖被认为是胰腺癌的一个危险因素,可能与其相关的慢性炎症状态有关。肥胖者的胰腺癌风险比正常体重者高出约1.3至2倍。
胰腺的慢性损害
:如慢性胰腺炎患者,其胰腺细胞长期受损,可能增加癌变的风险。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胰腺癌风险比一般人群高出约3至13倍。
遗传因素
:有家族胰腺癌史的人群,其患胰腺癌的风险可能增加。约10%的胰腺癌患者有家族史。
糖尿病
:新发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年龄在50岁以上、无明显诱因的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风险可能增加。
二、胰腺癌的晚期症状
胰腺癌的症状通常在疾病进入晚期时才显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晚期症状:
黄疸
:由于肿瘤压迫胆管,导致胆汁排泄受阻,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和眼睛黄染。黄疸是胰腺癌晚期的典型症状之一。
消瘦
:胰腺癌患者往往伴有体重下降,这与肿瘤消耗体内营养、食欲减退等因素有关。晚期胰腺癌患者可出现明显的恶病质。
腹部不适或疼痛
:随着肿瘤的增大,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导致腹部不适或疼痛。疼痛通常位于上腹部,可向背部放射。
消化不良
:胰腺癌可导致胰腺分泌功能受损,引起消化不良。患者可能出现腹胀、腹泻、脂肪泻等症状。
腹部肿块
:晚期胰腺癌患者,可在上腹部触及到质地硬、边界不清的肿块。
腹水
:胰腺癌侵犯腹膜,可引起腹水。腹水积聚可引起腹部胀痛、腹壁紧张等症状。
三、胰腺癌的疾病进展
胰腺癌的发展过程通常较为隐匿,早期往往缺乏特异性症状,这使得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变得困难。随着病情的发展,肿瘤可能会侵犯周围的重要血管和器官,如门静脉、脾静脉等,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此外,胰腺癌细胞还可能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转移至肝脏、肺等远处器官,形成转移性病灶。
胰腺癌的分期主要依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是否有远处转移。分期越高,预后越差。
局部进展
:胰腺癌可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如胃、小肠、结肠、肾脏等。局部进展可引起出血、梗阻等并发症。
淋巴结转移
:胰腺癌可转移到胰腺周围的淋巴结,如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肝门等部位的淋巴结。
远处转移
:胰腺癌可转移到肝脏、肺、骨、脑等远处器官。远处转移是胰腺癌晚期的主要表现。
四、胰腺癌的治疗与预后
由于胰腺癌的侵袭性强和早期诊断困难,其治疗和预后面临巨大挑战。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对于晚期患者来说,手术机会较少。化疗和放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以缓解症状和延长生存时间。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探索中。总体来说,胰腺癌的预后不佳,五年生存率较低。
手术治疗
:对于早期胰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等。但手术适应症有限,约80%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
化疗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吉西他滨、白蛋白紫杉醇等。化疗可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但毒副作用较大。
放疗
:放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与化疗联合应用,提高治疗效果。常用的放疗方法包括外照射和近距离照射。放疗可缓解疼痛、控制局部进展,但对远处转移效果有限。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杨丰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城东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