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粒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是一种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髓和外周血中存在大量不成熟的髓系前体细胞。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慢粒白血病的治疗方式已经从传统的化疗向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多方位综合治疗发展。本文将重点探讨手术治疗在慢粒白血病治疗中的作用及其相关考量。
慢粒白血病的病理机制
慢粒白血病的发病与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密切相关,这是一种染色体易位现象,导致BCR-ABL1基因融合,产生异常的酪氨酸激酶活性,进而引发细胞增殖失控。因此,针对BCR-ABL1酪氨酸激酶的靶向治疗成为慢粒白血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手术治疗在慢粒白血病中的地位
手术治疗在慢粒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较为有限,主要原因在于慢粒白血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手术治疗难以达到根治效果。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手术治疗仍具有其必要性。
脾切除术:部分慢粒白血病患者会出现脾肿大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耐受的情况下,脾切除术可以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年轻、高危或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的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唯一可能实现根治的治疗手段。allo-HSCT手术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移植条件和风险。
手术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手术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慢粒白血病患者,其适应症和禁忌症需要综合评估。
适应症:对于药物治疗无效、脾肿大导致严重并发症或存在allo-HSCT适应症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
禁忌症:对于全身状况差、合并严重感染或存在其他手术禁忌的患者,手术治疗需慎重考虑。
手术治疗的风险与并发症
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手术创伤等。术前需充分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并在术后密切监测患者恢复情况。
综合治疗策略
手术治疗只是慢粒白血病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在实际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
结语
慢粒白血病的治疗已经进入精准医疗时代,手术治疗在特定情况下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手术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反应综合评估。未来,随着新药物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慢粒白血病的治疗前景将更加光明。
王华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越秀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