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rginal Zone Lymphoma, MZL)是一类起源于淋巴结边缘区B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分类包括脾边缘区淋巴瘤(Splenic MZL)、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Nodal MZL)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öm Macroglobulinemia, WM)则是一种罕见的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主要表现为血浆中出现大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IgM)。本文将对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新进展进行详细阐述,为2024年初治患者提供指南。
疾病原理知识
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是一类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和感染等。研究表明,MZ的发生L与慢性抗原刺激有关,可能与某些感染因子(如幽门螺杆菌)或自身免疫反应有关。MZL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淋巴结肿大、脾肿大、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等。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罕见的B细胞淋巴瘤,以血浆中IgM水平升高为特征。WM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B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凋亡失衡有关。WM的临床表现包括乏力、出血倾向、视力模糊、神经症状和高黏滞血症等。
治疗新进展
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一线治疗
:对于无症状或低肿瘤负荷的MZL患者,可采用观察等待策略。对于有症状的患者,一线治疗主要包括化疗、放疗和免疫化疗。近年来,利妥昔单抗(Rituximab)联合化疗已成为MZL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
二线治疗
:对于复发或难治性MZL,二线治疗主要包括新型靶向药物、免疫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BTK抑制剂(如伊布替尼)和PI3Kδ抑制剂(如伊德拉利尼)在MZL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一线治疗
:对于无症状的WM患者,可采用观察等待策略。对于有症状的患者,一线治疗主要包括化疗、免疫化疗和靶向治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如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已成为WM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
二线治疗
:对于复发或难治性WM,二线治疗主要包括BTK抑制剂、PI3Kδ抑制剂和CD20单克隆抗体等。BTK抑制剂(如泽布替尼)在WM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结语
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和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的治疗策略不断更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随着新型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的发展,这两种疾病的预后有望进一步改善。对于2024年初治患者,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吴炜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