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多发性骨髓瘤精准诊断的基石

2025-04-06 03:43:18       8次阅读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特征是恶性浆细胞在骨髓内的增殖,导致骨破坏、贫血、高钙血症、肾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作为一种侵袭性血液肿瘤,MM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而在诊断过程中,骨髓穿刺(Bone Marrow Aspiration and Biopsy, BMA/BMB)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MM精准诊断的基石。

多发性骨髓瘤的病理机制

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已知与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在疾病的早期阶段,骨髓中的浆细胞比例可能轻微升高,但随着病情进展,这些异常浆细胞会大量增殖,替换正常的骨髓成分,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导致多种临床症状。

骨髓穿刺的重要性

明确诊断:骨髓穿刺可以直接观察到骨髓中浆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对于确诊MM至关重要。正常骨髓中浆细胞的比例应在5%以下,而MM患者的骨髓中浆细胞比例显著升高,通常超过10%。

鉴别诊断:MM需要与其他浆细胞疾病如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SMM)等进行鉴别。通过骨髓穿刺,可以对浆细胞的形态、数量进行评估,结合血清和尿液的免疫固定电泳结果,有助于区分这些疾病。

疾病分期:骨髓穿刺可以帮助评估MM的分期,通过计算骨髓中浆细胞的比例,结合其他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对MM进行准确的分期。

疗效评估:在MM的治疗过程中,骨髓穿刺可以用来评估疗效,监测疾病进展或复发。通过比较治疗前后骨髓中浆细胞的比例变化,可以判断治疗效果。

骨髓穿刺的操作流程

骨髓穿刺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微创操作,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会在髂骨或其他骨髓丰富部位的皮肤上进行消毒,然后穿刺进入骨髓腔,抽取少量骨髓液和骨髓组织。骨髓液用于细胞学检查,骨髓组织则用于病理学检查。

骨髓穿刺的注意事项

术前准备:患者需要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以评估手术风险。此外,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药物过敏史和出血倾向。

术后护理:骨髓穿刺后,患者应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如有出血、疼痛等不适,应及时就医。

结果解读:骨髓穿刺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解读,不应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总之,骨髓穿刺是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精确的骨髓细胞学和病理学评估,为MM的精准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骨髓穿刺技术也在不断优化,为患者带来更精准、更安全的诊疗体验。

戚永磊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下一篇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类与治疗方法
上一篇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耐药性问题及应对策略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