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是一种发生在甲状腺的恶性肿瘤,甲状腺位于人体颈部前方,负责生产和分泌调节新陈代谢的激素。本文将从疾病的原理、识别、治疗以及预防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疾病原理知识
甲状腺癌起源于甲状腺的上皮细胞。根据癌细胞的形态和生长特性,甲状腺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较为常见,预后相对较好;髓样癌和未分化癌较为罕见,但侵袭性较强,预后较差。
甲状腺癌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因素、辐射暴露、碘摄入不足或过量等。遗传因素中,某些基因突变会增加个体患甲状腺癌的风险。辐射暴露,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接受头颈部放射治疗,与甲状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元素,摄入不足或过量均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进而增加患癌风险。
识别
甲状腺癌早期症状较为隐匿,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随着肿瘤的增大,患者可能出现颈部肿块、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诊断甲状腺癌主要依靠超声检查、细针穿刺活检和核素扫描等方法。超声检查可以发现甲状腺结节,评估结节的性质。细针穿刺活检是确诊甲状腺癌的金标准,通过取得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判断良恶性。核素扫描可以评估甲状腺功能,辅助诊断。
治疗
甲状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碘131治疗和靶向治疗。手术是甲状腺癌治疗的首选,包括甲状腺全切除、次全切除和部分切除。术后根据病情,可能需要进行碘131治疗,以消灭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癌细胞。对于晚期或复发的甲状腺癌,可采用靶向治疗,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制剂,以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同时,需要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复查项目包括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测、甲状腺癌标志物检测(如血清促甲状腺素、甲状腺球蛋白等)和影像学检查(如颈部超声、核素扫描等)。
预防
甲状腺癌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避免辐射暴露、保证适量碘摄入和定期体检。儿童和青少年应避免不必要的头颈部放射检查和治疗。饮食中应保证适量的碘摄入,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甲状腺健康。定期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甲状腺结节,降低甲状腺癌的发病风险。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预防甲状腺癌。建议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长期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均衡的饮食,适量摄入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戒烟限酒,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对甲状腺的损害。
总之,甲状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通过了解疾病的原理、提高识别意识、积极配合治疗和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公众应重视甲状腺癌的预防和早期识别,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争取早诊早治,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同时,患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遵医嘱进行治疗和复查,相信科学的力量,争取早日康复。
朱跃强
天津市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