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简称MM)是一种起源于浆细胞的恶性血液肿瘤,以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增殖为特征。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性骨髓瘤的疾病原理、血常规检查的提示作用以及如何进行综合评估。
一、多发性骨髓瘤的疾病原理
多发性骨髓瘤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这些浆细胞具有产生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在多发性骨髓瘤中,恶性浆细胞无限制地增殖,导致正常骨髓功能受损。恶性浆细胞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这些异常蛋白在体内沉积,可引起多种症状和并发症。
骨损害:恶性浆细胞侵犯骨质,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等骨损害。
肾功能损害:异常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管沉积,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
贫血:恶性浆细胞侵犯骨髓,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导致贫血。
感染: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感染。
神经系统损害:异常免疫球蛋白在神经系统沉积,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
二、血常规检查的提示作用
血常规检查是评估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以下异常:
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伴有贫血,表现为血红蛋白水平降低。
白细胞计数异常:部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少数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
血小板计数异常:部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小板计数正常或降低,少数患者血小板计数升高。
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这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依据。
三、综合评估
除了血常规检查外,综合评估多发性骨髓瘤还需结合以下检查:
骨髓穿刺:通过骨髓穿刺检查,观察骨髓中浆细胞的比例和形态,有助于确诊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固定电泳:检测血清和尿液中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有助于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骨损害的部位和程度。
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尿蛋白等肾功能指标有助于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
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血清中各类免疫球蛋白水平,了解免疫功能状态。
总结: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提示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但确诊还需结合骨髓穿刺、免疫固定电泳等检查。综合评估多发性骨髓瘤需要多方面的检查结果,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陆萍
潍坊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