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是怎么回事?

2025-03-23 16:53:32       3249次阅读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深入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合理用药策略。

一、糖尿病肾病概述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高血糖引起的肾脏损伤,表现为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等病理改变。根据肾脏损伤程度,糖尿病肾病可分为五期[1]:

肾小球高滤过期:肾小球滤过率(GFR)升高,无明显病理改变。

微量白蛋白尿期:尿白蛋白排泄率(UACR)增高,肾小球基底膜增厚。

大量白蛋白尿期:UACR持续增高,肾小球硬化加重。

肾功能衰竭期:GFR下降,肌酐清除率降低。

终末期肾病(ESRD):GFR<15ml/min,需进行透析或肾移植。

二、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1. 代谢紊乱:高血糖导致糖基化终产物(AGEs)生成增多,引起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 2. 血流动力学改变:高血糖引起肾小球内压升高,导致肾小球高滤过、高血压。 3.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糖尿病肾病易感基因,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相关基因。 4. 环境因素:如高盐饮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增加糖尿病肾病风险。

三、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 1. 微量白蛋白尿:UACR>30mg/g,是糖尿病肾病早期敏感指标。 2. 大量白蛋白尿:UACR>300mg/g,提示肾小球损伤更严重。 3. 肾功能减退:血清肌酐升高,GFR下降,肌酐清除率降低。 4. 肾病综合征:部分患者可出现低蛋白血症、水肿等肾病综合征表现。 5. 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两者相互加重。

四、糖尿病肾病的合理用药 1. 控制血糖:合理使用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等,使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7%)。 2. 控制血压:首选ACEI/ARB类降压药,可减少尿蛋白排泄,延缓肾功能进展。 3. 减轻蛋白尿:ACEI/ARB类药物可减少尿蛋白排泄,但需注意肾功能、血钾水平。 4. 调脂治疗: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LDL-C水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5. 避免肾损伤药物:慎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某些抗生素等肾损伤药物。 6. 合理使用利尿剂:利尿剂可减轻水肿,但需注意电解质紊乱、肾功能恶化等副作用。

五、总结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可引起肾功能衰竭。合理用药可有效控制血糖、血压、蛋白尿等,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患者需遵医嘱,合理用药,定期随访。

参考文献: [1] Mogensen CE, Vestbo E, Poulsen PL, et al. Long-term授课 effect of ACE inhibition on kidney and heart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Kidney Int, 1995, 48(6): 1818-1824.

张军军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下一篇CART后的患者日常饮食及护理
上一篇结直肠癌:化学致癌物质的潜在威胁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