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会做介入治疗吗

2025-03-17 10:42:49       3249次阅读

胆管癌,一种发生在胆管系统的恶性肿瘤,由于其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早期症状不明显等特点,常常导致患者预后不良。F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在胆管癌中较为常见,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胆管癌的介入治疗原理及其在FGFR突变胆管癌中的应用。

胆管癌的病理生理机制

胆管癌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涉及多条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FGFR是在胆管癌中常见的突变基因,其突变激活下游的RAS-RAF-MEK-ERK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存活和侵袭转移。因此,针对FGFR的靶向治疗成为胆管癌治疗的重要策略。

胆管癌的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手段,通过影像引导将治疗器械直接送达病变部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胆管癌的介入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经皮胆道引流术(PTCD)

:对于胆管癌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可通过PTCD引流胆汁,缓解黄疸症状,改善肝功能,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射频消融(RFA)

: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适用于部分无法手术切除或手术风险较高的胆管癌患者。

微波消融(MWA)

:与RFA原理相似,通过微波产生的热效应使肿瘤组织坏死。MWA具有消融范围广、疗效确切等优点。

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

: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既可局部高浓度化疗,又可阻断肿瘤血供,抑制肿瘤生长。

FGFR突变胆管癌的介入治疗策略

靶向药物治疗

:针对FGFR突变的胆管癌,可使用FGFR抑制剂,如Pemigatinib、Infigratinib等,抑制FGFR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

介入联合靶向治疗

:介入治疗可与FGFR抑制剂联合应用,一方面通过介入手段控制局部病灶,另一方面通过靶向药物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治疗效果。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突变特点、肿瘤分期、肝功能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介入治疗方案,实现精准治疗。

总结

胆管癌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尤其对于FGFR突变胆管癌患者,介入治疗与靶向药物的联合应用,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然而,胆管癌的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不断探索新的治疗策略,以期为胆管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肖文静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南院区

下一篇宫颈癌发病机制:HPV感染与细胞转化的关键步骤
上一篇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以及愈后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