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感染并发症的病理基础

2025-03-22 11:29:36       3246次阅读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起源于骨髓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恶性浆细胞在骨髓中大量增殖并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随着疾病的进展,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常面临各种感染并发症的威胁,这些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感染并发症的病理基础。

一、免疫系统失衡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由于骨髓中恶性浆细胞的侵袭,导致正常浆细胞数量减少,进而影响免疫球蛋白的正常产生。此外,肿瘤细胞可能分泌一些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等,这些因子可以抑制正常免疫细胞的功能,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免疫力下降使得患者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的侵袭,从而引发感染。

二、骨髓抑制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常常包括化疗,而化疗药物对骨髓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导致白细胞减少,尤其是中性粒细胞的减少,这被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是人体抵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其数量减少会显著增加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

三、正常解剖结构的破坏

多发性骨髓瘤可导致骨质破坏,形成病理性骨折或骨痛,这种解剖结构的改变不仅增加了感染的风险,也为微生物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此外,骨破坏释放的骨基质蛋白可能成为细菌生长的营养物质,进一步加剧感染。

四、免疫球蛋白异常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产生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不能正常发挥免疫功能,同时,这些异常蛋白可能干扰正常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导致患者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

五、感染途径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见的感染途径包括血液传播、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由于患者免疫力低下,即使是常见的微生物也可能导致严重的感染。

六、感染并发症的影响

感染并发症不仅增加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病死率,还可能导致治疗中断或延迟,影响治疗效果。此外,感染还可能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七、预防和治疗

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感染并发症,预防措施包括使用疫苗预防特定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在治疗方面,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和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强支持治疗,提高患者的整体抵抗力。

综上所述,多发性骨髓瘤感染并发症的病理基础涉及免疫系统失衡、骨髓抑制、正常解剖结构的破坏、免疫球蛋白异常等多个方面。了解这些病理机制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感染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

肖若芝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下一篇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的原理
上一篇胰腺癌与生活习惯:不可忽视的联系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