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作为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主要类型之一,其高死亡率令人关注。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本文将探讨卵巢癌的治疗方案、预后因素以及治疗新进展,特别是PARP抑制剂和免疫疗法的应用,以提高公众对疾病预防的认识。
卵巢癌的治疗方案
卵巢癌的治疗以手术为核心,辅以化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手段。手术治疗旨在明确诊断、切除肿瘤,并评估分期。对于早期卵巢癌患者,全面分期手术包括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等,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患者,可能保留单侧卵巢和子宫。晚期患者则以肿瘤细胞减灭术为目标,尽可能切除所有可见病灶。若初始手术无法达到理想减灭,可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
化疗是卵巢癌术后辅助治疗和晚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一线化疗方案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如紫杉醇+卡铂,每3周重复,共6-8周期。对于BRCA突变患者,可在化疗基础上联合PARP抑制剂,提高疗效。腹腔化疗适用于晚期患者,通过腹腔灌注化疗药物提高局部药物浓度。
靶向治疗中,PARP抑制剂用于BRCA突变或同源重组缺陷的晚期患者,作为维持治疗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代表药物包括奥拉帕利、尼拉帕利等。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可用于晚期卵巢癌,尤其适用于高复发风险患者。
免疫治疗方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卵巢癌中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对部分MSI-H/dMMR或高肿瘤突变负荷的患者可能有效。
预后因素
卵巢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与分级、分子特征、治疗效果等因素密切相关。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70%-90%,而晚期患者仅20%-30%,多数患者会复发。病理类型中,浆液性癌恶性度高,预后较差;黏液性癌预后相对较好;透明细胞癌对铂类化疗不敏感,易复发;低分化肿瘤预后显著差于高分化肿瘤。分子特征中,BRCA突变对PARP抑制剂敏感,HRD状态阳性患者可能从PARP抑制剂中获益,p53基因突变提示预后不良。治疗效果方面,手术残留病灶≤1cm者预后明显优于残留病灶>1cm,完全缓解患者预后优于部分缓解或稳定患者。
总结
卵巢癌的治疗需结合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多学科协作。早期患者以根治性手术为主,晚期患者需个体化综合治疗。尽管预后仍受限于晚期诊断和复发风险,但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部分患者的生存期已显著延长。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早期筛查技术的改进和免疫治疗的突破。公众应提高对卵巢癌的认识,加强预防意识,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臧刘兵
太和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