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感染与口腔癌:病毒感染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2025-04-02 19:49:09       3285次阅读

口腔癌,作为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了严峻挑战。其病因错综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多个因素,近年来,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与口腔癌的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将深入探讨HPV感染在口腔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其他风险因素的关联。

HPV感染与口腔癌的关系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病毒,部分类型与人类癌症的发生有关。HPV根据其致癌潜力被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HPV,特别是HPV16和HPV18,与宫颈癌、肛门癌、口咽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口腔癌患者中HPV感染的比例逐年上升,尤其是在口咽癌中。HPV感染口腔上皮细胞后,其病毒蛋白E6和E7能够干扰细胞周期的正常调控,导致细胞异常增殖,最终可能诱发癌变。

HPV16和HPV18是最常见的高危型HPV,它们通过与宿主细胞的DNA结合,表达E6和E7蛋白,这些蛋白可以抑制p53和Rb蛋白的功能,这两个蛋白在细胞周期控制和DNA损伤修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53的失活导致细胞对DNA损伤的修复能力下降,而Rb的失活则解除了对细胞周期的控制,使得细胞无限制地增殖,增加了癌变的风险。

吸烟与饮酒的影响

除了HPV感染,长期嗜好烟、酒也是口腔癌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重度吸烟者口腔癌的发生率是非吸烟者的5至6倍,且与吸烟量和时间长短有关。吸烟过程中产生的多种有害物质,如苯并芘、亚硝胺等,可以直接损伤口腔黏膜细胞的DNA,增加突变的风险。此外,吸烟还可以降低人体的免疫力,使得机体更难清除异常细胞,从而增加了癌变的风险。

酗酒者口腔癌的危险性也有所增加,但酗酒者往往伴有重度吸烟史,因此难以单独分析乙醇的致癌作用。乙醇可以作为溶剂促进其他致癌物质的吸收,同时乙醇的代谢产物乙醛也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质,可以直接损伤细胞DNA。

吸烟和饮酒的协同效应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口腔癌的风险。研究表明,同时吸烟和饮酒的人群,其口腔癌的发生率比单独吸烟或饮酒的人群更高。这可能是因为吸烟和饮酒共同作用于口腔黏膜,导致DNA损伤的累积和细胞免疫功能的下降,从而增加了癌变的风险。

槟榔的致癌风险

在印度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咀嚼槟榔烟块极为盛行。槟榔烟块的成分包括槟榔子、熟石灰、棕儿茶和烟叶等,这些成分中的化学物质可能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槟榔中的槟榔碱、槟榔鞣质等物质具有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可以直接损伤口腔黏膜细胞的DNA,增加突变的风险。此外,槟榔中的刺激性物质还可以导致口腔黏膜的慢性炎症,长期的炎症反应可以促进细胞的异常增殖和癌变。

长期嚼食槟榔或咀嚼槟榔烟块会增加口腔癌的风险。研究表明,长期嚼食槟榔的人群,其口腔癌的发生率是非嚼食者的10倍以上。这可能是因为槟榔中的有害物质长期作用于口腔黏膜,导致DNA损伤的累积和细胞免疫功能的下降,从而增加了癌变的风险。

其他风险因素

口腔卫生习惯差、口腔炎、牙根或锐利的牙尖长期刺激口腔黏膜等因素也可能增加口腔癌的风险。口腔卫生差可以导致口腔细菌的过度增殖,这些细菌可以产生一些致癌物质,如亚硝酸盐等,同时细菌的代谢产物也可以直接损伤口腔黏膜细胞的DNA。此外,口腔炎、牙根或锐利的牙尖长期刺激口腔黏膜,可以导致口腔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机械性损伤,长期的炎症反应和机械性损伤可以促进细胞的异常增殖和癌变。

长期口腔溃疡不愈合、维生素A缺乏、免疫功能低下等均可能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维生素A缺乏可以导致口腔黏膜的角化不良,使得口腔黏膜更容易受到损伤和癌变。免疫功能低下则使得机体更难清除异常细胞,从而增加了癌变的风险。

喜欢吃烫的食物的人群以及长期处于压抑、焦虑状态的人也可能面临更高的口腔癌风险。喜欢吃烫的食物可以导致口腔黏膜的热损伤,长期的热损伤可以促进细胞的异常增殖和癌变。长期处于压抑、焦虑状态可以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使得机体更难清除异常细胞,从而增加了癌变的风险。

总结

HPV感染是口腔癌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尤其在口

韩文峰

甘肃省肿瘤医院

下一篇预防胃癌:健康饮食与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重要性
上一篇非小细胞肺癌少见靶点诊疗路径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