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因其高度侵袭性和较差的预后而备受关注。在胰腺癌的综合治疗中,除了传统的化学药物和手术治疗外,镇痛药物的应用同样重要,尤其是在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详细探讨胰腺癌治疗中镇痛药物的作用与选择。
一、胰腺癌的治疗方法概述 胰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涵盖了靶向药物治疗、镇痛药物和化学药物治疗。靶向药物如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和厄罗替尼可以与化疗药物合并使用或单独使用,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发挥作用。化学药物治疗主要针对晚期或手术前后的病例,包括吉西他滨、氟尿嘧啶、丝裂霉素等药物,其中吉西他滨被视为一线治疗药物。
二、镇痛药物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 胰腺癌患者常伴有剧烈的腹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镇痛药物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主要作用是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其生活状态。对于有顽固性腹痛的患者,可以给予镇痛及麻醉药,如阿片类药物。在必要时,还可以采用更为积极的治疗手段,如50%乙醇或神经麻醉剂行腹腔神经丛注射、交感神经节阻滞疗法、腹腔神经切除术,或硬膜外应用麻醉药以缓解腹痛。
三、镇痛药物的选择 镇痛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药物的副作用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来决定。常见的镇痛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阿片类药物。NSAIDs适用于轻至中度疼痛,而阿片类药物则用于中至重度疼痛。在选择药物时,还需考虑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口服、注射等)和患者的耐受性。
四、胰腺癌的营养治疗 营养治疗对于晚期胰腺癌及术后病人至关重要。胰酶制剂可以改善消化吸收功能,肠外营养可以改善营养状况,同时也有助于治疗糖尿病或精神症状等并发症。
五、胰腺癌的手术治疗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腺癌最常用的根治手术,但术后5年存活率低于10%。该手术是一种复杂且创伤很大的腹部手术,切除范围包括部分胰腺、邻近的十二指肠、胆管下端、部分胃及空肠上端,并需进行胆总管、胰管、胃与空肠的吻合。
六、胰腺癌的预后 胰腺癌的预后普遍较差,未接受治疗的患者生存期约为4个月。因此,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总结而言,镇痛药物在胰腺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镇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综合考虑药物治疗、营养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为胰腺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郑海宁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