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患者糖耐量测试的临床意义解读

2025-03-19 13:55:15       3227次阅读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预后较差,五年生存率低。了解胰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胰腺癌患者糖耐量测试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胰腺癌的病理特征与生物学行为 胰腺癌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以腺癌最为常见。肿瘤多发生在胰头部,呈浸润性生长,易侵犯周围组织及血管、神经等结构。胰腺癌的生物学行为较为恶性,早期即可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预后较差。

二、胰腺癌的临床表现 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上腹部疼痛、消瘦、黄疸等症状。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有时可超过342μmol/L,其中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血碱性磷酸酶值升高亦很显著。尿胆红素试验呈阳性或强阳性。胰腺癌患者可能有空腹血糖升高,糖耐量试验阳性率高。

三、胰腺癌的诊断方法 1. 影像学检查:超声内镜、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胰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评估肿瘤的侵犯范围及有无远处转移。 2. 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测定,在少数早期胰腺癌,因胰管梗阻可有一过性升高;后期胰腺组织萎缩,血淀粉酶值不会有变化。癌胚抗原(CEA)测定,约70%胰腺癌患者可升高,但亦无特异性。消化道癌相关抗原CA19-9被认为是诊断胰腺癌的指标。 3. 病理学检查:细针穿刺活检、手术活检等病理学检查是胰腺癌确诊的金标准。

四、胰腺癌患者糖耐量测试的临床意义 1. 早期诊断:胰腺癌患者糖耐量试验阳性率高,可作为胰腺癌早期诊断的辅助手段。对于有上腹部疼痛、消瘦等症状的患者,应尽早进行糖耐量测试,以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2. 病情评估:糖耐量测试可反映胰腺癌患者的胰岛功能,对于评估病情进展、判断预后具有一定意义。糖耐量异常提示患者胰岛功能受损,可能与胰腺癌侵犯胰岛细胞有关。 3. 治疗监测: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糖耐量测试可用于监测术后胰岛功能恢复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术后糖耐量异常提示胰岛功能未完全恢复,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五、结语 胰腺癌患者糖耐量测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胰腺癌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治疗监测的重要手段。对于有胰腺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胰腺癌筛查,包括糖耐量测试等实验室检查,以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对于已确诊的胰腺癌患者,应综合运用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手段,全面评估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高军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下一篇肺磨玻璃结节10mm如何治疗?
上一篇药物管理在浆细胞肿瘤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