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式多样,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介入治疗等。本文将重点探讨肝癌介入治疗的原理、优势及其与手术风险和可行性之间的平衡。
肝癌介入治疗的原理
肝癌介入治疗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导管将药物直接送达肿瘤部位或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介入治疗包括动脉化疗栓塞(TACE)、经皮乙醇注射(PEI)等方法。
动脉化疗栓塞(TACE)
:通过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直接注入肝癌的供血动脉,既能够增加局部药物浓度,提高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又能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限制其生长。
经皮乙醇注射(PEI)
:通过在影像引导下直接将乙醇注射到肿瘤内部,使肿瘤细胞脱水、凝固坏死。
术后预防肝癌复发
肝癌手术后,尽管医生会尽可能切除肿瘤组织,但仍可能存在癌细胞残留和微小灶。介入治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扩大治疗范围,增加病变部位的灭癌率,从而减少肝癌的复发风险。
改善症状
肝癌患者常伴有肝功能不全、恶心、呕吐、饱腹感等症状,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介入治疗通过局部高浓度药物作用于肿瘤,可以有效缓解这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手术可行性
对于肝功能较差或者存在手术风险的患者,传统的手术治疗可能并不是最佳选择。介入治疗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并提高手术可行性。对于这类患者,介入治疗可以作为首选或辅助治疗手段。
减轻化疗的负担
化疗是肝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介入治疗可以减小化疗的剂量和疗程,降低化疗带来的副作用,同时提高治疗效果。
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限制
介入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肝癌患者。其适应症包括局部进展期肝癌、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手术后复发的肝癌等。然而,对于弥漫性肝癌、肝功能极差的患者,介入治疗可能并不适用。
结论
肝癌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够在降低手术风险的同时提高手术可行性,对于改善患者症状、预防肝癌复发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肝功能状态等因素。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柏凯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