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是一种发生在鼻咽部位的恶性肿瘤,其病理学诊断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重点讨论鼻咽癌的病理学诊断方法,包括活检和细胞学检查,并探讨其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
首先,了解鼻咽癌的发病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识别这一疾病。环境因素在鼻咽癌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亚硝胺是一类致癌物质,常见于咸鱼、腌肉、腌菜等食物中,其亚硝酸盐含量非常高。芳香烃,如3,4-苯并芘,也在鼻咽癌高发区的家庭中含量较高。此外,微量元素如硫酸镍在小剂量下可以促进大鼠鼻咽癌的发生。吸烟、职业性烟雾、化学性气体、灰尘、甲醛的暴露以及曾经接受放射线照射等环境因素也与鼻咽癌的发病有关。
EB病毒感染是鼻咽癌发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发现,鼻咽癌细胞均表达EBV的DNA或RNA,且鼻咽癌患者血清中EB病毒相关抗体水平明显增高,与肿瘤负荷呈正相关。遗传因素也在鼻咽癌的发生中起作用,具有种族特异性和家族聚集现象。
鼻咽癌的早期症状包括涕血与鼻出血、鼻塞、耳鸣与听力下降以及头痛。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是身体在报警,提示我们应及时就诊,进行详细检查。
影像学诊断是鼻咽癌诊断的重要手段,包括增强MRI和CT检查,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这些检查可以清楚显示鼻咽腔内病变及其侵犯的部位、浸润范围,以及淋巴结、骨、肺和肝的转移情况。
EB病毒血清学检查也是鼻咽癌诊断的重要方法,包括EB病毒VCA-IgA和EA-IgA抗体检测,以及血浆EB病毒游离DNA检测。这些检查可以广泛应用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和临床分期。
病理学诊断是确诊鼻咽癌的关键。病理组织学检查通过鼻咽镜活检进行,是确诊鼻咽癌的唯一特定性手段。鼻咽脱落细胞检查阳性率超过90%,可作为鼻咽癌普查和追踪的手段。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经济、高效的肿瘤诊断方法,其阳性率与鼻咽镜活检相近。
鼻咽癌的治疗模式以放射治疗为主,尤其是对中度敏感的鼻咽癌。对于较高分化癌、病程较晚以及放疗后复发的病例,化学药物治疗也是不可缺少的手段。
预防鼻咽癌,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腌制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食品。其次,远离有害物质,不抽烟,避免有害烟雾和物质的吸入。再次,避免EB病毒感染,尤其是通过唾液传播的途径。最后,保持鼻咽卫生和健康,积极治疗鼻腔及鼻咽部的炎症。
总之,鼻咽癌的病理学诊断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通过了解鼻咽癌的发病因素、早期症状和诊断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
韩增风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