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在全球范围内其致死率居高不下,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肝癌的治疗模式正在经历一场从传统治疗向精准综合管理的重大转变。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一转变过程,并分析其对提高肝癌患者五年生存率的重要性。
肝癌的传统治疗模式
肝癌的传统治疗模式主要基于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方法。手术切除是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尤其是对于早期肝癌患者。然而,由于肝癌细胞的异质性、侵袭性和多药耐药性等特点,这些传统治疗方法的效果往往有限,且可能带来较大的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作为肝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其目的是尽可能地切除肿瘤组织,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但手术切除的适应症有限,仅适用于肿瘤体积较小、肝功能良好、无远处转移的患者。
放疗
放疗作为肝癌的辅助治疗方法,通过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DNA,抑制其增殖。然而,放疗对正常肝细胞也有一定的损伤,可能导致肝功能下降和放射性肝炎等并发症。
化疗
化疗通过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但由于肝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化疗的效果往往有限,且伴随较大的副作用,如恶心、脱发和骨髓抑制等。
系统治疗的进展
近年来,随着对肝癌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系统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系统治疗通过药物作用于全身,对肿瘤细胞进行全身性的治疗。针对肝癌突变靶点的药物逐渐被开发出来,并在临床实践中显示出较好的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通过特异性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信号通路,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例如,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靶向药物,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效抑制肝癌的生长和转移。此外,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靶向也在药物肝癌治疗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对抗肿瘤细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是免疫治疗的主要药物,通过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增强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免疫治疗在肝癌治疗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联合治疗策略的兴起
为了提高治疗效果,联合治疗策略逐渐成为肝癌治疗的新趋势。联合治疗策略是指将多种药物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的联合
将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例如,将针对VEGF的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肝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生存期。
靶向药物与免疫治疗的联合
靶向药物与免疫治疗的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提高治疗效果。例如,将针对VEGF的靶向药物与PD-1/PD-L1抑制剂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肝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生存期。
多学科合作与综合管理
肝癌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肿瘤科、外科、介入科、放射科等。通过多学科合作,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通过经皮穿刺或血管内途径,将药物直接注入肿瘤组织或其供血动脉,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或化疗无效的肝癌患者。
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是一种高精度放射治疗技术,通过高剂量、少分割的放射治疗,精确照射肿瘤组织,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SBRT在肝癌治疗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尤其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小肝癌患者。
综合管理
综合管理肝癌的理念,即从整体出发,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这种理念的不断进化和升级,使得肝癌的治疗更加精准,更能满足患者的需求。综合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精准评估:通过影像学、分子生物学和病理学等手段,全面评估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患者的肝功能、体力状况等,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个体化治疗:根据肿瘤的分子特征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实现精准治疗。
多学科合作:通过肿瘤科、外科、介入科、放射科等多学科的合作,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4.
程金刚
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