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不断发展,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显著改善。其中,RET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一个重要分子亚型,其在肺癌中的发生率约为1-2%。本文将详细阐述RET基因突变肺癌的疾病原理、诊断方法及治疗进展。
RET基因突变肺癌的疾病原理 RET基因位于人类第10号染色体上,编码一种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其主要功能是传递细胞外信号,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当RET基因发生突变时,会导致信号传导异常,使细胞失去对增殖的控制,最终形成肿瘤。
RET基因突变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基因融合,另一种是点突变。基因融合是指RET基因与其他基因发生重排,导致RET蛋白异常激活;点突变则是指RET基因编码区发生单个核苷酸的改变,使蛋白结构发生改变,从而激活下游信号通路。这两种突变均可导致RET蛋白持续激活,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RET基因突变肺癌的诊断方法 目前,RET基因突变肺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分子检测技术。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荧光原位杂交(FISH)、免疫组织化学(IHC)和二代测序(NGS)等。
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一种检测基因融合的金标准方法,通过荧光标记的探针与肿瘤细胞核DNA杂交,观察荧光信号的分布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基因融合。免疫组织化学(IHC)主要检测RET蛋白的表达水平,当RET蛋白过表达时,提示可能存在RET基因突变。二代测序(NGS)技术则可以同时检测多个基因的突变情况,包括RET基因融合和点突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RET基因突变肺癌的治疗进展 近年来,针对RET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已有多个针对RET靶点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上市,包括塞尔帕替尼(Selpercatinib)和普拉替尼(Pralsetinib)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RET蛋白的活性,阻断下游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延长患者生存期。
塞尔帕替尼是一种高选择性的RET抑制剂,对RET基因融合和点突变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塞尔帕替尼治疗RET突变肺癌的客观缓解率(ORR)可达60%以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可达18个月以上。普拉替尼也是一种高选择性的RET抑制剂,对RET基因融合和点突变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临床研究显示,普拉替尼治疗RET突变肺癌的ORR可达70%以上,PFS可达16个月以上。
综上所述,RET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一个重要分子亚型,其发病机制与RET蛋白异常激活密切相关。通过分子检测技术可以明确诊断RET基因突变,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靶向治疗方案。随着靶向治疗药物的不断研发和上市,RET突变肺癌患者的预后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未来,我们仍需加大研究力度,探索更多有效的治疗手段,为RET突变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陈佳琦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解放路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