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占所有NHL的30%-40%。DLBCL具有高度异质性,其临床表现、治疗响应和预后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DLBCL患者的预后已有明显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面临复发和死亡的风险。因此,对于DLBCL患者而言,康复治疗和定期随访至关重要。
一、DLBCL的治疗策略 1. 初始治疗:对于局限性(I-II期)DLBCL患者,标准治疗方案为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化疗,总疗程6-8个周期。部分高危患者可考虑接受放疗。对于晚期(III-IV期)DLBCL患者,标准治疗方案为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化疗,总疗程6个周期,部分患者可在此基础上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复发难治性DLBCL的治疗:对于一线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的DLBCL患者,可考虑接受二线化疗方案,如GD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和地塞米松)或ICE方案(异环磷酰胺、卡铂和依托泊苷)。对于一线治疗后6个月以上复发的DLBCL患者,可再次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对于难治性DLBCL患者,可考虑接受新型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如伊布替尼、维奈托克或PD-1抑制剂。
二、DLBCL患者的康复治疗 1. 营养支持:DLBCL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导致营养不良。因此,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摄入,必要时可使用肠内营养制剂或静脉营养支持。
体力活动:适当增加体力活动有助于改善DLBCL患者的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和预后。患者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有氧运动、抗阻力训练等,但需避免过度疲劳。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
心理支持:DLBCL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患者可与家人、朋友或医生沟通交流,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放松训练、冥想等心理干预措施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三、DLBCL患者的随访策略 1. 定期随访:DLBCL患者应在治疗结束后定期进行随访,以及时发现复发和并发症。随访内容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等)和影像学检查(CT、PET-CT等)。对于局限性DLBCL患者,建议每3个月随访一次,持续2年;对于晚期DLBCL患者,建议每2-3个月随访一次,持续2年。
生活方式调整:DLBCL患者在随访期间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增加体力活动等,以降低复发风险和提高生活质量。
个体化随访:DLBCL患者的随访策略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对于高风险患者,如双打击或三打击DLBCL患者,或利妥昔单抗治疗后疗效不佳的患者,应增加随访频率,必要时可进行PET-CT等高灵敏度检查。
总之,对于DLBCL患者而言,康复治疗和定期随访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重要措施。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治疗和随访计划,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王亮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