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式多样,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其中,手术切除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某些特定情况下的小细胞肺癌(SCLC)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期生存具有显著效果。本文将详细介绍肺癌手术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这一治疗方式。
一、肺癌的分类与分期 肺癌主要分为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5%,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等亚型;SCLC约占15%,其生长速度快,早期易发生转移。肺癌的分期主要依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有无远处转移,分为I-IV。期早期肺癌(I-II期)手术切除效果较好,中晚期肺癌(III-IV期)手术效果相对较差,需综合治疗。
二、肺癌手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1. 适应症:对于早期NSCLC(I-II期)及部分IIIA期患者,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式;对于部分局限性SCLC患者,手术可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此外,部分晚期肺癌患者,如肺部肿瘤较大影响呼吸功能、肿瘤侵犯胸壁等情况,可考虑姑息性手术切除,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禁忌症:对于晚期肺癌(IIIB-IV期)患者,手术效果较差,一般不推荐手术;对于伴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出血倾向、恶病质等全身状况差的患者,手术风险较大,应慎重评估。
三、肺癌手术的常见类型 1. 全肺切除术:适用于肿瘤累及整个肺叶的患者,需切除整个肺叶及相应肺门淋巴结。
肺叶切除术:适用于局限于单个肺叶的肿瘤,需切除肿瘤所在肺叶及相应肺门淋巴结。
楔形切除术:适用于早期、直径较小的肿瘤,需切除肿瘤及其周围部分肺组织。
肺段切除术:适用于局限于单个肺段的肿瘤,需切除肿瘤所在肺段及相应肺门淋巴结。
胸腔镜手术:通过在胸壁上打孔,借助腔镜及特殊器械完成手术操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四、肺癌手术的并发症与风险 肺癌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吻合口瘘、肺不张、呼吸衰竭等。术中出血可通过止血措施控制,感染可通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降低风险。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五、肺癌手术的预后及影响因素 肺癌手术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早期肺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70%-80%,中晚期肺癌手术效果相对较差,5年生存率约30%-50%。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的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肺癌手术的疗效,包括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综上所述,手术切除在肺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早期肺癌患者可显著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患者应根据肿瘤分期、病理类型、自身状况等因素,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同时,定期复查、合理饮食、适度锻炼、心理调适等也有助于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蔡君
射洪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