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研究重点。近年来,肝癌的介入治疗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直接作用于残留癌细胞的策略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本文将详细介绍肝癌介入治疗的原理、方法及其在防治术后复发和肝硬化并发症中的应用。
肝癌介入治疗的原理
肝癌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其核心在于通过血管途径将药物或放射性物质直接送达至肝癌细胞,从而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害。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降低系统性毒副作用。
防治术后复发的介入策略
肝癌手术后,尽管肿瘤已被切除,但仍有可能出现术后复发或转移。这是因为手术过程中可能未完全清除所有的癌细胞,或者癌细胞已经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介入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方法包括:
经皮肝动脉灌注化疗(TAI)
:通过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肝动脉,使药物集中作用于肝癌细胞,减少全身性毒副作用。这种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那些不能接受全身化疗的患者。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
:在化疗药物中加入栓塞剂,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使肿瘤细胞因缺血缺氧而死亡。这一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降低复发风险。
放射性粒子植入
:将放射性颗粒直接植入肝癌组织内,利用放射性物质的局部辐射效应,杀死残留的癌细胞,减少复发。
防治肝硬化并发症的介入策略
肝癌手术后可能会引发肝硬化相关的并发症,如肝功能不全、腹水等。介入治疗在这些并发症的治疗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门静脉系统插管
:通过门静脉系统插管,可以直接对肝硬化并发症进行治疗。例如,通过经门静脉逐渐扩张和充盈肝门区静脉,或者在肝内植入支架,减轻门脉高压,缓解腹水等症状。
腹水引流
:对于腹水严重的患者,可以通过介入方法进行腹水引流,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结语
肝癌介入治疗作为一种直接作用于残留癌细胞的策略,在防治术后复发和肝硬化并发症方面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患者从这种治疗中获益。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肝癌的预防意识,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等,以减少肝癌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赵晓阳
河南省人民医院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