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肝癌每年新发病例超过700,000例,死亡人数超过600,000例。因此,探索有效的肝癌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切除作为肝癌获得根治的重要手段,其科学基础和治疗策略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将从肝癌的病理生理学特点、手术切除的原理和适应症、以及手术切除后的综合治疗等方面,详细阐述肝癌手术切除的科学基础。
一、肝癌的病理生理学特点
肝癌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其中,病毒性肝炎、长期酗酒、非酒精性脂肪肝、黄曲霉素污染等因素是肝癌的主要诱因。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肝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和异常增殖,逐渐形成肿瘤。肝癌的生长速度较快,易侵犯周围组织和发生远处转移,导致预后不良。此外,肝癌细胞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和异质性,使得单一治疗手段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二、手术切除的原理和适应症
手术切除是肝癌根治的主要手段,其原理是通过外科手术完全切除肿瘤组织,消除肿瘤负荷,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手术切除的适应症包括:
肿瘤直径≤5cm,无远处转移,肝功能Child-Pugh A-B级的患者;
肿瘤直径>5cm,无血管侵犯和远处转移,肝功能Child-Pugh A-B级的患者;
多发性肝癌,肿瘤数目≤3个,且肿瘤直径≤5cm,无远处转移,肝功能Child-Pugh A-B级的患者。
对于肝功能Child-Pugh C级、有严重并发症或肿瘤侵犯大血管的患者,手术切除的风险较大,需慎重考虑。
三、手术切除后的综合治疗
手术切除后,患者仍存在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因此,综合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治疗包括:
辅助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降低复发风险;
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通过阻断肿瘤的血供,使肿瘤细胞缺血坏死,达到局部控制肿瘤的目的;
射频消融(RFA):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量使肿瘤细胞凝固坏死,适用于直径≤3cm的单发或多发肝癌;
微波消融(MWA):利用微波产生的热效应使肿瘤细胞凝固坏死,适用于直径≤5cm的单发或多发肝癌;
肝移植:对于部分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肝移植可提供根治性治疗,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总之,手术切除是肝癌获得根治的重要手段,其科学基础和治疗策略是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通过手术切除联合综合治疗,可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加强肝癌的早期筛查和预防,提高患者对肝癌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对于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丛秋梅
威海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