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手术中SAPB和RSB的联合应用:术后恢复与不良反应分析

2025-04-05 20:26:13       6次阅读

原发性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手段多样,手术治疗是其中重要的方法。近年来,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和腹直肌鞘阻滞(RSB)作为区域麻醉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肝癌切除手术中,以期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文旨在探讨SAPB和RSB联合应用在肝癌切除手术中的效果,以及其对术后恢复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一、肝癌切除手术的麻醉挑战

肝癌切除手术是一种复杂的外科手术,其麻醉管理具有挑战性。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经历长时间的麻醉和手术创伤,这可能导致术后恢复缓慢和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因此,寻找一种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加速恢复并减少不良反应的麻醉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二、区域麻醉技术——SAPB和RSB

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是一种区域麻醉技术,通过在前锯肌下方注射局麻药,阻断来自肋间神经的感觉纤维,达到胸部及上腹部的麻醉效果。腹直肌鞘阻滞(RSB)则是通过在腹直肌鞘内注射局麻药,阻断腹壁神经的传导,实现腹部区域的麻醉。

三、SAPB和RSB联合应用的优势

联合应用SAPB和RSB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更为广泛的疼痛控制区域,从而有效减轻肝癌切除术后的疼痛。根据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研究,对86例肝癌切除手术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结果显示SAPB和RSB联合应用相较于常规静脉镇痛,能够显著降低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减少神经肽Y(NPY)、P物质(SP)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疼痛递质的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苏醒质量和镇痛效果。

四、术后恢复和不良反应

术后恢复是衡量手术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中,SAPB和RSB联合应用的患者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波动较小,小波指数(WLi)、焦虑指数(ANXi)和舒适指数(CFi)的变化范围也明显缩小,表明联合阻滞能够更好地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适感,提高术后的舒适度。

在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而研究组仅为4.8%,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表明SAPB和RSB联合应用在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五、结论

综上所述,SAPB和RSB的联合应用在肝癌切除手术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苏醒质量和镇痛效果,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这种联合区域麻醉技术因其在术后恢复和疼痛控制方面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以改善肝癌患者的手术体验和术后恢复过程。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对肝癌手术中SAPB和RSB联合应用的效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对于提高肝癌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优化这一技术,为肝癌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孙颖哲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下一篇KRAS突变与肿瘤细胞生长:MAPK_ERK通路的异常调控
上一篇卵巢癌的隐匿性:为何被称为“沉默”的疾病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