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是一种发生在甲状腺组织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了解甲状腺癌的诊断与预防方法对于降低患病风险和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甲状腺癌的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临床表现:甲状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颈部肿块、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这些症状的出现通常是由于肿瘤的生长压迫周围组织,或是肿瘤侵犯到了喉返神经等结构,导致相应的功能障碍。因此,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甲状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可以发现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等特征。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快速、经济等优点,可为甲状腺癌的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CT和MRI等检查可以进一步了解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犯范围。CT扫描能够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评估肿瘤的侵袭性和手术切除的可能性。MRI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肿瘤与周围神经、血管等结构的关系,对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细胞学检查:通过穿刺活检获取甲状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甲状腺癌。穿刺活检是一种有创性检查,但准确率较高,是甲状腺癌诊断的金标准。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信息,对于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细胞学检查还可以评估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为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实验室检查: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测可以了解甲状腺激素水平,为诊断提供参考。部分甲状腺癌患者可伴有降钙素水平升高。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异常可能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降。钙素是一种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激素,其水平的升高可能提示甲状腺髓样癌的存在,这是一种罕见但预后较差的甲状腺癌类型。
分子诊断:通过检测甲状腺癌相关基因突变,可以对甲状腺癌进行分子分型,指导个体化治疗。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基因的突变有关,如BRAF、RET、NTRK等。这些基因突变可能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如侵袭性、转移性等,对于预后的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分子诊断可以为甲状腺癌的精准治疗提供依据,实现个体化、靶向化治疗。
预防甲状腺癌的方法主要包括:
避免辐射暴露:儿童和青少年应尽量避免头颈部X线检查,以降低甲状腺癌的风险。辐射是甲状腺癌的重要诱因之一,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对辐射的敏感性更高。因此,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头颈部X线检查,尤其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此外,对于接受头颈部放疗的患者,也应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甲状腺异常。
合理饮食:摄入适量碘盐,避免碘摄入过量或不足。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摄入过量或不足均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增加甲状腺癌的风险。因此,应保证适量的碘摄入,避免过量或不足。此外,新鲜的蔬菜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于甲状腺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而高脂肪、高糖食物会干扰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代谢,增加甲状腺癌的风险,应尽量减少摄入。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均会增加多种癌症的风险,应积极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多种癌症的重要诱因,包括甲状腺癌。吸烟会干扰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代谢,增加甲状腺癌的风险。而饮酒会损伤肝脏,影响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增加甲状腺癌的风险。因此,应积极戒烟限酒,降低甲状腺癌的风险。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发现异常结节及时就医,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率。甲状腺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快速、经济的检查方法,可以及时发现甲状腺的异常结节。对于甲状腺结节的发现,应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如穿刺活检、分子诊断等,以明确诊断。定期体检可以提高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率,为早期治疗提供机会。
控制慢性病:患有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定期复查,降低恶变风险。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等慢性病可能增加甲状腺癌的风险。因此,对于这些慢性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降低恶变的风险。
加强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甲状腺癌的发生。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有助于预防甲状腺癌的发生。此外,锻炼还可以调节内分泌,改善甲状腺功能,降低甲状腺癌的风险。因此,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李强明
河南省人民医院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