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穿刺活检与胰瘘:诊断、预防与治疗

2025-04-02 01:26:20       8次阅读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预后较差。胰腺癌的确诊通常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穿刺活检是获取病理标本的重要手段。本文将详细探讨胰腺癌穿刺活检的原理、可能引发的并发症胰瘘以及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胰腺癌穿刺活检的原理

胰腺癌穿刺活检是一种微创诊断技术,通过使用细针穿刺胰腺肿瘤,获取肿瘤组织样本,从而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诊胰腺癌。该方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准确性高等优点。然而,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穿刺活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其中胰瘘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胰腺癌穿刺活检引发的感染风险

穿刺活检过程中,由于探头及穿刺针可能未经过严格消毒、术中未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术后未行标准的伤口消毒等,都可能会引起感染的发生。感染是穿刺活检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在出现感染时,常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青霉素V钾片、阿莫西林胶囊、氨苄西林片等,需遵医嘱用药。同时,需要注意对伤口的换药处理,避免感染的加重。

胰腺癌穿刺活检引发的出血风险

在穿刺过程中,穿刺针会不可避免的损伤一些小血管,从而引起出血。这时一般也不需要特殊处理,伤口消毒好后加压包扎就可以止血了。然而,如果在穿刺时穿破了大血管,患者腹腔出血量大,且有休克表现,这时就需要紧急行剖腹探查术来止血。

胰腺癌穿刺活检引发的胰瘘风险

在进行穿刺时如果损伤到了胰腺,其中的胰液会漏入到腹腔,从而就会导致腹膜炎的发生,这种情况被称为胰瘘。胰瘘是胰腺癌穿刺活检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小的瘘口不会发生明显的症状,也不需要特殊处理。较大的瘘口患者的症状就比较严重了,这时常需要禁食禁水,必要时还需要行外科手术治疗。

胰瘘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胰瘘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穿刺活检的适应症,提高操作技术,减少对胰腺的损伤。在穿刺活检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腹部症状,及时发现胰瘘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胰瘘的患者,应根据瘘口的大小、症状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小的瘘口可采取保守治疗,如禁食禁水、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等。对于较大的瘘口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则需要行外科手术治疗,如瘘口缝合、胰腺切除等。

总之,胰腺癌穿刺活检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手段,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提高操作技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并发症,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吴婷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下一篇伯基特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高度恶性与治疗策略
上一篇KRASG12C突变NSCLC的生物标志物与治疗响应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