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HBV)感染是全球范围内导致肝癌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其对肝癌发病率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将探讨乙肝感染与肝癌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并强调切断传播链对降低肝癌发病率的重要性。
乙肝感染与肝癌的关系
乙肝病毒感染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其中慢性感染者是发展为肝癌的主要人群。乙肝病毒通过破坏肝细胞,引发肝脏炎症反应,从而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最终可能发展成肝癌。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十年,但一旦发展成肝癌,其治愈率相对较低。据统计,全球约有2.57亿人患有慢性HBV感染,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疾病,其中大多数为肝癌。因此,乙肝感染与肝癌之间的关系密切,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对于降低肝癌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级预防:切断传播链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因此,一级预防的关键在于切断这些传播链。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乙肝感染:
疫苗接种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此外,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性行为活跃者等也应接种乙肝疫苗。全球范围内,乙肝疫苗的普及已经显著降低了儿童HBV感染率和肝癌发病率。
血液安全
:确保血液制品的安全,避免使用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血液制品。血液筛查HBV、HCV和HIV等病毒,可以有效减少血液传播的风险。
母婴阻断
对:HBsAg阳性的孕妇进行母婴阻断,可以有效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母婴阻断措施包括孕妇的抗病毒治疗、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等。
安全性行为
:推广安全性行为,减少性传播的风险。使用安全套、避免多个性伴侣等措施可以降低性传播HBV的风险。
二级预防:早期发现与治疗
二级预防是指对已经感染乙肝的人群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减少肝癌的发生。这包括:
定期体检
:慢性乙肝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测、乙肝病毒载量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肝脏病变。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肝脏炎症、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从而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
:对于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的患者,应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以控制病毒复制,减少肝脏炎症,延缓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这些药物可以显著降低HBV相关肝癌的发生率。
肝癌的治疗
对于已经发展成肝癌的患者,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小肝癌通过手术切除或放疗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甚至实现治愈。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虽然治愈率较低,但通过积极的治疗手段,如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可以有效控制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肝癌的综合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肝胆外科、肿瘤科、介入科、影像科等,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总结
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癌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通过切断传播链可以有效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对于已经感染乙肝的人群,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样重要。对于肝癌患者,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通过综合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乙肝感染和肝癌的发病率,保护人们的健康。此外,提高公众对乙肝的认识,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也是预防乙肝感染和降低肝癌发病率的重要措施。让我们共同努力,切断乙肝传播链,降低肝癌发病率,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贡献力量。
薛苏阳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