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起源于骨髓浆细胞的恶性血液肿瘤。该病以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为特征,导致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贫血、高钙血症等临床表现。患者常因疼痛、骨折、感染等症状就诊,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那么,多发性骨髓瘤能否通过手术治疗呢?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法。
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多发性骨髓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发病机制方面,异常浆细胞的增生、分化障碍导致骨髓微环境的改变,进而影响正常造血。同时,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大量分泌可引起肾脏损伤、高钙血症等并发症。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免疫电泳等,可发现贫血、肾功能不全、高钙血症等异常。免疫电泳可检测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骨髓穿刺和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可观察到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可发现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病变。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法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主要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化疗是基础治疗,常用药物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烷化剂等。靶向治疗可针对异常浆细胞的信号通路,抑制其增殖。免疫治疗如单克隆抗体、CAR-T细胞疗法等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杀伤肿瘤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性治疗手段,可清除骨髓内异常浆细胞,恢复正常造血。
多发性骨髓瘤手术治疗的可行性 多发性骨髓瘤本质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手术治疗并非首选。对于局限性病变或并发症,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病理性骨折、椎体压缩性骨折等,可采取内固定、椎体成形等手术,缓解疼痛、恢复功能。对于高钙血症引起的尿路结石,可采取碎石、取石手术。但总体而言,手术治疗在多发性骨髓瘤的综合治疗中地位有限,主要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和随访 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基础疾病、肿瘤负荷等。目前,多发性骨髓瘤仍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但通过综合治疗,中位生存期可达5-7年。患者需要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随访内容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免疫电泳等实验室检查,以及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
总之,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需要综合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手术治疗并非首选,仅在特定情况下作为辅助治疗。患者需要长期随访,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相信未来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会取得更大突破。
梁文捷
贵港市人民医院